“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喜欢花的人非常的多!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花草的种养植并非不加学习和摸索就可以做好的,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地种植好花卉呢?请您阅读鲜之花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童年的夏天 记忆里那些美好的小事…》,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大暑已经过去,一年中最热的夏天到来了!似乎就连空气中吹来的风,都带着夏日独特的暑气。虽然如今的夏天,空调、wifi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怀念那个快乐的夏天。

记忆中的夏天,是西瓜的季节。

在没有冰箱空调的时代里,

巷口的天井,就是冰镇西瓜的好去处。

将西瓜丢在竹篮中,

在清冽冽的井水中泡上半天,

捞出来切开一半,

红瓤绿皮,

甘甜的汁水立马流下来,

啃一下,

满口清凉。

童年的夏天,

最让人心动的,还是瓜果蔬菜了。

路边田埂上随手摘个带刺的黄瓜,

咬一口新鲜的味道充满口腔。

更别说爬满藤架的葡萄,

一串串挂在拱门上,清香扑鼻。

搬一把小板凳,

踩着抓一把,满手都是甘甜的汁水。

童年记忆里最喜欢的,

自然是跟小伙伴们一起去湖中玩耍了。

接连不断的荷叶挤挤挨挨,

似乎一下子要延伸到天边去。

硕大美艳的荷花,

在绿色的叶片中伸展出来。

撑着小船在湖中荡漾,

欢声笑语就影影绰绰地传了出来。

虽然已经很多年过去了,

但是记忆中童年的夏天,

似乎还鲜活地映在脑海中。

即使十年、二十年过去了,

想起那年夏天,依然美好。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XzH52.COM精心推荐

多肉的那些事儿


感谢作者【水暖鸭先知】的原创独家授权分享 编辑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 坐标:安徽省 合肥市 一、我和多肉的故事与多肉结缘,是在五年前了。当时的我,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在宿舍寝室长的指引和熏陶下,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多肉这种小小又胖胖的,独特又...

感谢作者【水暖鸭先知】的原创独家授权分享

编辑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

坐标:安徽省 合肥市

一、我和多肉的故事与多肉结缘,是在五年前了。当时的我,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在宿舍寝室长的指引和熏陶下,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多肉这种小小又胖胖的,独特又萌萌的植物。从此,也就义无反顾的入了多肉的“坑”。记得当时肉圈流行的一句话,现在我还常对别人说起,叫做“一入肉坑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可以说是很形象了。

那时候的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不爱化妆,不喜华服,这样一来,买护肤品和漂亮衣服的钱就省下了一大笔,除了吃,我的生活费大部分都花在了买肉肉上。在我和寝室长的不懈努力下,渐渐地,宿舍的阳台几乎被多肉、花草以及盆盆罐罐的填满了。以至于晾晒衣服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挪动脚步,生怕一不小心就碰倒了一盆心爱的多肉。意识到这个情况,我明白自己该节制一些,所以,接下来每一次购买新肉之后,都要告诉自己一下这是最后一次。但是,依然有着下一次。。。。。。。

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对于多肉爱好者来说,如果曾经有一盆美丽的多肉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买它,等到失去的时候,我将后悔莫及。。。想起上个礼拜跟一个女友人去逛街,她看上了一件风衣,很是好看又合身,各种原因最后没有买下它。前两天发现,那件风衣已经卖掉了,电话里和我一顿懊悔的哭诉。风衣于她,多肉于我,本是一个道理嘛!

陪伴童年的20只昆虫,好怀念


知了

知了,有的地方叫:知了龟、知了猴、爬杈、知拇吖。小时候的夏天,经常大中午不睡觉,经常拿着老妈和的面筋或者老爸用水管做的捕虫网,和小伙伴去捉知了。小伙伴每人都拿着针线,捉到一只就串进去,傍晚回家,保准一长串,知了知了叫不停,可自豪呢!

到了晚上也不闲着,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拿着手电筒,去找知了的幼虫,运气好的一晚上找好几百个呢。

小时候喜欢吃那种个头小的知了,我们那里叫子籽(音译),捉回家洗干净后,放油锅里一炸就脆,好香好香。

蝈蝈

蝈蝈,有些地方叫螽斯儿、油子、油葫芦、叫应。有公有母,母的有尾巴不会叫,公的没尾巴会叫。

蝈蝈的大牙和腿非常厉害,捉的时候一定要非常小心,不然肯定被它咬到或扎到。

小时候经常把蝈蝈捉回家喂它蚂蚱或者虫子,不知道谁告诉的,说它也吃葱白,一试果然吃得欢实。

天牛

有些地方叫:啮桑、天水牛、牛角虫、花妞子、苦龙,我们那边经常看到上图这种,背上有白点的,查资料说叫星天牛,只有中国、韩国、日本有。

小时候,捉到天牛大家都会用线绑着它的腿,让它到处飞,它的劲不小,可以飞好高好高。

叩头虫

有些地方叫跳百丈、跳米虫、打铁虫,叩头虫一旦被人捉住,就会在手指甲上不停地叩头,发出的“kiko”的声音,所以叫它叩头虫。

小时候大家都拿叩头虫来预测天气,如果它在指甲上叩头的时候,有水,就是明天有雨,如果没水,就是明天晴天,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当时的我们可把它尊为天气预报呢。

叩头虫还有个绝技,就是把它仰面放在地上,它会四条腿腿紧紧地贴在身体两侧,然后“咔”一声,突然将身体弹入空中,接着一个后滚翻就腿朝下可以跑了,好牛逼的说。

蜻蜓

蜻蜓,有些地方叫丁丁、点灯儿、蚂螂、光光。小时候每到快下雨的时候,大街上、院里到处都是,飞得特别低,成群结队。

每到看到蜻蜓的时候,小伙伴们都拿着个扫帚,追着蜻蜓到处跑,有谁捉到一只,大家都围上来,一起用细线绑住蜻蜓的尾巴,像放风筝一样,让它到处飞。

还有,蜻蜓的幼虫是产在水里的,我们那里叫蜻蜓鬼,别的地方叫白头翁,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在湾里、水塘捞,回家一炸,撒点盐,真香。

蝴蝶

因为蝴蝶比较漂亮,小时候,女孩子们比较喜欢捉蝴蝶,还会在草丛里挥着手臂表演蝴蝶的样子。

小时候的蝴蝶,没有那么多颜色,常见的黄色、白色比较多。捉蝴蝶的时候,一捏它的翅膀,就会有好多粉状的东西沾在手上。

蝼蛄

蝼蛄,有的地方叫:拉拉蛄、地狗子、水狗。记得小时候夏天天气太热,大人门把电视搬到院子里看,灯光一打,就有好多蝼蛄跑过来,小孩子们就追着它满院子跑。

蝼蛄有一对特别厉害的前爪,力气大得有时候都捏不住它,就靠着这牛逼的前爪它到处打洞,把地里的幼苗都祸害了。

萤火虫

萤火虫有些地方叫亮亮虫、夜火虫、火金姑。夏天的晚上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萤火虫,它屁股上能发出荧光,像打着小灯笼一样。

很多小伙伴都会拿一个玻璃瓶子,抓一些萤火虫放进去,拿回家,静静的夏夜,看它在房间里一闪一闪。

不过,萤火虫有一股臭臭的味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

独角仙

独角仙,有些地方叫兜虫,个大威武,主要用坚硬的犄角攻击敌人,小时候谁抓到一只,就可骄傲呢!

如果抓到2只,小伙伴们就会围在一起画个圈圈,把2只放在一起,让他们打架,轮流押宝,看谁能打得过谁。

现在很多人养着它当宠物。

蟋蟀

蟋蟀,俗称“蛐蛐儿,家里地里都有,小时候以为它的叫声是从嘴里发出来的,长大了才知道那是它翅膀发出的声音。

夏天的晚上,男孩子会三五成群,打着手电筒去草丛、乱石堆里找蛐蛐儿。找到了就放到一个碗里,看它们打架,赢了的可以炫耀上好几天,输了就去找更好的品种,发誓明晚定要“报仇”。

蹬倒山

蹬倒山,又叫蹬山倒,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它的腿力大无比,有人形容说能把山蹬倒,所以就叫它蹬倒山或蹬山倒。

小时候经常抓蹬倒山,放瓶子里玩儿,放点草喂它能玩好多天。

记得小时候叔叔家的哥哥把它烧来吃,结果嘴巴肿得跟香肠一样的,以后再也不敢玩了

蝗虫

蝗虫,又叫蚱蜢、草蜢、蚂蚱,品种有好多,上图这个品种特别灵敏,而且会飞很高,一般都捉不到,童年的一大遗憾啊!

小时候一般都去草丛里抓蚂蚱,那时候捕捉工具就是自己的小肉手,瞅准时机,一下扑上去,然后慢慢张开,一定要小心,不然就会从空隙里逃走。

小时候捉了蚂蚱,会把他们用狗尾巴穿起来,然后放火上烤来吃,传说中的一根绳上的蚂蚱,哈哈哈……

蜜蜂

小时候田地里很多蜜蜂,不是别人养的,是野生的。

听大人说,蜜蜂蜇了人后,就会死掉。我不信,有次大人在割麦子,我在地头采牵牛花,看到一只蜜蜂,直接用手抓然后,就被蛰了。那钻心的疼痛,真是现在都不能忘啊,而那只蜇我的蜜蜂蛰完我后,也躺在地上挣扎了一会,然后一命呜呼。

有次大人在干活,我在地头采牵牛花,看到一只蜜蜂,直接用手抓

马蜂

学名胡蜂,又称蚂蜂、黄蜂、鬼头晕。男孩子应该大多数都捅过马蜂窝,被马蜂蛰到真的非常危险,轻则肿胀,重则有生命危险。

所以那时候,大人们经常告诫我们小孩子,不要捅马蜂窝,然而,这怎么会阻止熊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

螳螂

螳螂,又叫:刀螂,祷告虫,草猴子,非常凶猛,尤其那种绿色的螳螂,捉的时候,你会非常心惊胆战,因为被它的刀夹过,一般都会出血,非常非常疼。

小时候看《黑猫警长》,里面说,为了繁育下一代,母螳螂会把公螳螂吃掉补充营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蚱蜢

蚱蜢,又叫中华蚱蜢,尖头蚱蜢、括搭板、小母夹(音译)、“秀才”、“扁担锅”,个头大,夏季型基本是绿色,秋季型基本是土黄色。

蚱蜢,如果握住它的腿下部分,她就开始磕头,像秀才作揖一样,很好玩。

蚱蜢长长的触角,动来动去,也很逗。

臭大姐

学名椿象,又叫放屁虫,当它遇到危险时,发放出一股很臭的气味,吓跑敌人,借机逃跑。

臭大姐的臭味很独特,老远就能闻到,而且很久才消散,所以我们一般都招惹它。

鼠妇

有的地方叫西瓜虫、地湿子、球潮虫,我们那里叫老鼠媳妇,喜欢呆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用东西戳他一下,她就会滚成一个小球,然后过了一会再慢慢张开,趁人不注意迅速地跑掉。

蜘蛛

蜘蛛,有被叫做:网虫、扁蛛、八脚螅,我们那里叫麻麻(音译),小时候经常缠很多蜘蛛网,拿去捉蜻蜓或知了。

上小学的时候,有次长了痄腮(腮腺炎)我妈听人说吃蜘蛛可以治,就让我去邻居家小黑屋捉了几只大蜘蛛,然后回家后,我妈给我把蜘蛛包在鸡蛋里,煎了,让我吃掉,现在都有阴影。

竹虫

竹虫又叫:竹笋虫,它靠吸食竹子或竹笋汁液为生,小时候经常到竹林里面掏竹虫,回家让妈妈炸着吃,特别香,现在都是一道名菜了。

竹虫的成虫长很大,有时候捉住了,会用一根线绑住它的腿,牵着它到处飞。

小时候,一只昆虫,一摊泥巴,一块石子就能玩一天,从来不会觉得无聊。再看现在的孩子,成天守着手机和电视,什么昆虫都不认得,真是可怜。

看到这篇文章的宝妈、宝爸们,一定要带自己家的宝贝多出门走走,多接触大自然,多给ta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晚安,爱你们,么么哒!

茶花春化的那些事儿


关于茶花春化的问题,很多花友不是很明白,所谓春化,就是花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或短日照才能开花,不然花芽不能充分发育成熟。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的花友的茶花开不大,或挺大个花骨朵还没看呢就掉了有个主要原因就是春化过渡期不足。

茶花的春化温度和时间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要求-3℃~5℃低温,10-20天以上即可,早花品种春化时间可短些,温度可高些;迟花品种要求春化时间长些,温度要低些,如果你的茶花是在9-11月间入手,就马上进入高温温室,就会阻止春化过程,造成花芽发育停止或不全产生落蕾。

所以当你买茶花时不要急着增温,一定要使茶花在本地产生完全春化过程,让茶花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要逐步降温)保持0~2℃最低温和5~7℃最高温,持续20天以上,在进行逐步升温到最低温度8~10℃,最高温度15~25℃就能顺利开花;很多家庭直接放在室内过冬,一方面由于室内温度高造成春化不足,另一方面光照又严重不足,造成营养虚耗,室内湿度又太低,极易产生落花落蕾。防治措施有先要通过低温春化过程,在室内要摆放在有光线直射的地方,并连盆罩以塑料薄膜增湿,直至开花。

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茶花需要逐步降温和逐步升温的过程并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阳光。

茶花春化过渡期不足容易造成花蕾膨大后脱落,绝大部分茶花品种开花前要经过一段春化期(花牡丹和部分茶梅除外)。所以北方尽量买早花品种,对春化要求不高。冬天应该南向见光。如果室温高,昼夜没有温差,白天又不见光,茶花确实容易长势衰竭,开不好花,落蕾,甚至死亡。

凌霄的繁殖方法都有那些?


凌霄花的繁殖可用扦插、压条、播种、分株等方法繁殖,但以扦插、压条繁殖为主。

(1)凌霄扦插繁殖:凌霄扦插容易生根,时间灵活,剪取具有气根的枝条更易成活。硬枝扦插于11月份采剪插条,选取1~2年生、直径在0.3cm以上的健壮藤蔓,剪成10~15cm长、3~4个节位的插穗,上端剪口距芽1~2cm,用湿沙埋藏。翌年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插于苗床中,株行距20cm40cm,深度为插条的2/3,插后注意圃地灌水,5~6月即可生根,成活率可达90%以上。因凌霄根系为肉质根,不耐积水,插条生根后一定要注意基质湿度不宜过高,以免烂根。嫩枝扦插在夏季(6月)进行,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蔓,剪成10~15cm长、3~4个节位的插穗,顶芽保留1~2片叶,其余叶片全部摘除。将插穗插于16~21℃的床面上,因叶片容易失水,插后保持较高空气湿度,同时遮阳,15天后插条即可生根。根插多于春季萌芽前进行,挖取粗0.8cm以上的2年生根,剪成10~12cm长的根段,埋人苗床,待插条长出3~4节藤蔓时可移栽定植。

(2)凌霄压条繁殖:凌霄茎上生有气生根,压条繁殖法比较简单,可采用曲枝压条中的多段压条法。3月上旬,在母株周围将1~2年生枝条每隔3~4节埋入土中一节,深4~5cm,压埋入土部分可先刻伤、环割或环剥,保持湿润,并用生长素涂抹,能有效提高生根成苗率,经20~30天即可生根,入秋后分段切离成独立植株。

(3)凌霄分株繁殖:落叶后或春季芽萌动前,掘取凌霄母株周围的萌蘖苗,保留2~3个枝干并带2~3根分栽,株距30~40cm,行距50~60cm。

(4)凌霄播种繁殖:秋季种子采收后立即在温室播种,或晾晒、净种后干藏至翌春播种。播前用清水浸种2~3天,覆土不宜过厚,以见不到种子为度,播种7天左右陆续发芽。北方一般采用低床,穴播,每穴播2~3粒,株行距15cm40cm,每亩产苗5500株左右。

(5)凌霄埋根繁殖:3月中旬挖取粗壮的1~2年生根系,截取长8~10cm,株行距15cm40cm,直埋或斜埋均可,注意上端与地面平。在凌霄萌芽前不干旱时,应尽量少灌水。

《棉花记忆》农民种植棉花日记


《棉花记忆》用朴实的语言记录了农民种棉花的大部分重要的农事活动,读完后你就像能学会了如何种棉花一样,也仿佛回忆了一株棉花的一生一样。

1.刚拱出地皮的棉花幼苗显得异常娇弱。
大概怕它们势单力薄,主人在播种棉花的时候,往往一把就撒下十来粒棉籽。结果,八九天后,一墩就长出十余棵棉苗,像一群穿着花褂子的村姑一下子涌到了城市街头。她们叽叽喳喳,指指点点,你推我搡,不敢拆群儿。

2.间苗。优胜劣汰。

午后,土旺村。我看一个中年男子在自家的棉田间苗。棉花苗一簇有十来株,留下两株,晚上几天再间掉一株。他下手的时候,一点也不犹豫,左边拔下一株,右边拔下一株,有时候还拨开棉苗从中间拔下一株。他下手很快,也准,好像去掉哪株,留下哪株,都是早就定好的事儿。他将拔下的棉苗随手扔进沟垄里,一会儿就蔫了。

叫我佩服的是,他们的选择从来没有错过。在一个农民的果断和熟练面前,我感到自卑和不安。

3.锄梦花。

这是我从关于棉花栽培技术的一本书上看到的一个词。书上说:当幼苗破土显行时,要进行锄梦花。它的作用是疏松土壤,保墒防旱或放墒降湿,消灭杂草,助苗出土。但是,编写此书的人为什么想到这第一遍锄地叫锄梦花呢?大概是让锋利的锄刃划破土层,惊醒棉花幼苗的土中酣梦,让它抖擞精神,开始活泼的生长。也许是锄片哗啦啦犁开板结的地表,想一下子地面上开出数不清的碎花。总之这是一个有文学细胞的人,一个充满幻想的人,一个诗意的人。

在拐子河村,半晌时间,我站在地头上,紧紧地盯着一个用锄头给棉田锄梦花的中年人,他的动作那么娴熟,用力那么匀称,弓腰侧身的弧度那么优美。他肯定不知道自己是在锄梦花,但他已经完全地融进了这个词,融进了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蓬勃生命的大美之中。

4.棉花开花了。

棉花的花上午是淡黄色的。下午,就变成微红色。第二天,你再去看,它就是紫红色了。

棉花的花大约在三四天之后凋萎、脱落,化作泥土。

它的花为什么会变?别相信教科书上的介绍,也别问为什么。

你问为什么,就等于问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地球为什么会转动,河水为什么会流淌,种子为什么会发芽

5.花铃期的一项重要农事是打杈。农谚说:棉花不打杈,光长柴禾架。杈子不去掉,好像氓流把兜掏。

打杈是挂在棉农口头上的习惯用语,书上不说打杈,说这叫整枝。整枝包括打顶心、打边心或打群尖、抹赘芽、去叶枝、剪空枝。

打顶心就是控制株高,限制棉花无谓地疯长,以利于增加铃重,早熟增产。打边心即当每一果枝上长出一定数量的果节时,将其顶部摘除,以防止果枝生长过长和无效花蕾,避免养分的消耗。赘芽是主茎和果枝叶腋内长出的幼芽,要抹小、抹了,并不断进行,以防止养分丧失。叶枝是果枝下部不结果子的枝子,空枝即果枝空梢,叶枝和空枝在棉花现蕾或盛花期后,应及时地分期分批擗掉,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烂铃和脱落,促进棉花早熟。

打杈是一项比较轻松的农活。空手进入棉田,左看看,右看看,掐掐、掰掰、擗擗,像茶农采茶一般。

小时候经常跟大人给棉花打杈,不是因为打错了被大人呵斥出来,就是因为受不了棉田里的溽热,甩下手中的一把芽尖扭头跑到地头的大树下。

6.吡虫啉8克,兑水,喷雾。这是在中心店镇四府厂村。一位农妇身穿长裤长褂,戴着口罩,在给她家的半亩棉花打药,杀灭蚜虫。农谚说:棉花不治虫,结果一场空。

棉花是吃药最多的庄稼。从下种到吐絮一直都在吃药,简直就是一个药罐子。

这能怪它吗?还没有播种的时候,病菌就已经在种子里潜伏下来,害虫就在土壤里等着它,害得它在下地之前就得用药物拌种或者浸种,出苗以后有时候还得用药灌根,差不多已经泡在药水里。苗期,它可能会生立枯病、猝倒病、茎枯病、褐斑病、轮纹斑病。蕾期,可能会生枯萎病、黄萎病、细菌性角斑病、根结线虫病。花铃期又可能会生疫病、曲霉病、黑星病、黑果病、炭疽病、红腐病、软腐病、红粉病可能发生的病害有五十多种。害虫也在时刻窥视着它蓟马、盲蝽象、棉叶螨、红蜘蛛、棉蚜、根蛆、蝼蛄、造桥虫、地老虎、棉铃虫、棉尖象、棉斜纹夜蛾、鼎点金刚钻、隆背花薪甲、红铃虫、大卷叶螟、锦纹夜蛾、甜菜夜蛾、棉叶蝉、棉粉虱有300种之多。真是防不胜防。

7.牛筋草、马唐、狗尾草、画眉草、狗牙根、莎草、盘草、马齿苋、反枝苋、凹头苋、刺苋、龙葵、苍耳、小蓟、铁苋菜、鳢肠、田旋花、千金子、旱稗、双穗雀稗、灰绿藜、香附子、扁秆藨草、酸模叶蓼、空心莲子草、通泉草、繁缕

多漂亮的名字啊!它们生在春夏之间,花朵开在夏秋之际,大朵的、小朵的、热烈的、含蓄的、芳香的、无味的。秋天,它们结各种各样的果实,卵形的、棱状的、球形的、椭圆形的,它们各有各的功用,有的是鸟和兽的食物,有的入药,治疗人的疾病。

但是,它们生在棉花地里,就是杂草,就是棉花的敌人,棉农就得想方设法将它们除掉。

8.知了知了

日头越高,天气越热,它越叫得欢实,叫得热烈,叫得高亢。

它好像在有意催生着什么,配合着什么,鼓舞着什么。

这个时候,棉花已经进入了花铃期。青青的棉铃圆实光洁,在夏风中摇曳,而在它的内部,纤维正一点点伸长,一丝丝绵密,只等着从棉铃的上部裂开口子,缓缓地吐絮。

棉花和蝉有着共同的生长习性,喜温、喜光、喜风。在这个季节里,它们共同生活,共享时光,彼此搀扶,相互应和。就像小麦在布谷声声中一粒粒饱满,玉米在蛙鼓阵阵中噌噌地拔节,雪白的棉絮此刻正伴着蝉鸣在坚硬的青桃中暗潮涌动,激情澎湃。

9.棉花吐絮了。下午,在杨下村,我惊喜地发现在一片棉田里,一株棉花的下层果枝上,两颗棉桃在秋风中绽裂,垂下白花花肥嘟嘟的棉絮。而它的主人并不知道。我又一连走了五块棉田,再没有发现吐絮的棉花。但这肯定不是田野里第一棵吐絮的棉花。在棉田深处,还会有絮子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悄悄吐出,像顺嘴流出的再也憋不住的一个个秘密。

10.棉花的吐絮期很长,可达60到70天。它不像山楂说红一树都红了,也不像葡萄说紫一架都紫了。它今天爆开一枚,明天垂下一缕。它等棉桃里面的纤维完全伸展并彻底脱水才展露出来。所以拾棉花不像刨地瓜刨花生似的,不管大小一次收完。

拾棉花是个慢工,也是个细活。秋天的乡间小路上,经常能看到人们挎着个篮子往家走,里面装了一篮子或半篮子棉花。他们从自家的棉花地里刚出来。在鲁南,近年来少有大块的棉田,而他家的棉花今天刚好就拾这么多。

11.为了赶麦,有时候棉花得提前拔掉,好腾茬。

将带着不少青铃的棉秸倚在院墙内外,就不管它了。等忙完秋种,青铃在秋阳秋风中一个个开裂,吐絮。有个别开得不彻底,形成僵瓣。这本身是一些弱小的棉桃,随着气温的下降僵在了棉壳里。主人将它们剥下来,放在一边,单独处理,留作他用。

12.如果是一年一熟制棉田,多为旱地、盐碱地,直等到棉花拾净了,主人也不急着将棉秸拔掉,落光叶子的棉棵依旧挺在地里,经霜沐雨,有时候竟至下了大雪。主人把它们忘了。去年冬天,我在岳峰村的一片靠近树林的干枯的棉花地里,还发现一条破残的蛇蜕缠绕在一株棉棵上。蛇可能经常在这儿活动。附近的林子里住着很多麻雀,麻雀吃饱喝足,可能会到棉棵上站一站,耍一耍,正好让住在这儿的蛇果腹。不知哪一会儿,主人背着手逛到地里,看到它们,觉得这件秋天该干的活儿撂到现在,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卷卷袖子,一口气将半枯的棉秸呼呼地拔完,堆到地头上。

这堆在寒风中风干的棉秸又可能在一个干冷的冬夜,被村里的一个捣蛋孩子哧划一根火柴烧掉,留下一片灰烬。

最新:熊童子的那些事


“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故而很多人迷上了种植花木。花卉的种植潜藏着很多学问的,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爱花卉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最新:熊童子的那些事”,但愿对您的种植花草带来帮助。

熊童子,其叶片多肉,匙形,近白色绒毛,叶片端部具爪形至老,在晴朗的生长环境中倒下,叶片端部尖尖可呈棕红色,模仿小熊的脚底。很多花的朋友因此被它的花蕾Da的出现所吸引,...

熊童子,它的叶片肉质,匙形,密被白色绒毛,叶端具爪样齿,在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下,叶端齿会呈现红褐色,活像一只小熊的脚掌。很多花友被它萌萌哒的外表所吸引从而入手,但她们对熊童子养殖的那些事迷糊糊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熊童子养殖的那些事吧!

关于熊童子的那些事:1、熊童子好养吗答:小编(一下简称“我”)个人觉得很好养!我的熊几乎都放在室外(有雨棚遮着,淋不了大雨),夏天适当遮阴,冬天也一直放在外面(曾经全露天养殖除非连续几天大雨我会收进来,小雨都是让它直接淋着)。2、熊童子怎么浇水答:看天气,我曾经还每天看天气预报里的湿度呢!分开季节讲,春秋和冬我基本都是一样照顾。每次浇水记得查看后面几天的天气,请保证后面起码两天是晴天或者多云,然后盆土比较干,浇透!放在室外吹两三天土面就会吹干,我觉得这是最理想的。大概是1周左右浇一次水,如果雨天多空气湿度大,就延长1周半到2周,只要一发现后面几天天气好就欢快的浇水拉!夏季:夏季我的熊也是放在外面的 遮阴或者半遮阴,基本是3-4周洒一点水,不太浇透。(我比较谨慎,宁愿熊吸收掉一些叶子 也要保证它度夏)。顺便说一下夏季恢复,我的黄熊在度完夏以后曾经一直瘦瘦的,我本来以为是根不好,但是检查一下不是根的问题,其实是盆太大散水太快。于是我就几乎1-2天大水伺候(那一阵晴天多)持续了一个多礼拜它就变的胖乎乎了。所以顺利度完夏以后可以多给一些水让熊快速胖起来。3、熊童子怎么繁殖答:扦插,我人品一般,没有叶插成功过。扦插是全部都成功。所以推荐扦插繁殖。熊剪下来以后先平躺几天晾干伤口,然后插土里,略微潮的土就可以了,然后就不用管它,干着两个礼拜,心疼的话可以在盆边洒一点点水,不要浇中间,然后给大水,过几天土干了再给大水,根就一下都发出来了,然后就丢室外咯,熊就会茁壮成长啦。4、熊童子臭吗答:臭!我一开始和很多人一样不觉得熊臭 怎么闻都闻不出,那时候我熊一直放在通风处或者户外,熊的味道很容易散掉,后来天气潮湿,我把熊收到室内,放个一天再去闻,呵呵味道就出来咯~(熊小的时候味道比较轻,大颗了以后味道比较重)。

石榴的繁殖方法都有那些?


石榴用实生、分株、压条、嫁接、扦插等繁殖方法皆可,但以扦插繁殖法为主,石榴主产地皆以扦插法来繁殖石榴。根据枝条的不同,可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具体方法是1、选扦品种纯正、生长健旺、20年生以内的健壮植株作为母株,插条选择树冠顶部和向阳面生长健壮的枝条。硬枝扦插选发育充分成熟的两年生枝条,嫩枝扦插选当年生,已经充实的半木质化枝条。2、扦插时期虽然四季均可进行,但各地应结合自己的实际,保证扦插时的适宜温湿条件。北方多在春、秋两季,取已木质化的1-2年生硬枝进行扦插。长江流域以南除硬枝扦插外,还取当年生嫩枝在梅雨季节或初秋进行扦插。3、扦插方法有长条插和短条插两种。园地直栽,用长条插,插条长100厘米左右,挖长50-70厘米,深30-50厘米的定植穴,每穴插2-3条,要求深插,入土约2/3-3/4,把土踏实并浇透水。大规模育苗则多用短枝插。硬枝插穗长15-20厘米,嫩枝插穗长4-5厘米,并保留顶部数片小叶。嫩枝扦插特别要注意遮阴、保湿,温度控制在18-33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90%左右。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扦插,插穗的上部切口都要平剪,并用接蜡封好,以防水分散失,下部切口剪成马耳形。扦插时,为保证成活率,务必要做到随采随插。为促进插穗早日愈合生根,插前也可用生长激素处理。

分株繁殖也是常用的繁殖方法。石榴根部萌蘖力强,可在早春芽刚萌动时,选择健壮的根蘖苗掘起,分栽定植,方法简便,成活容易。但分株繁殖的繁殖系数低,对母株损害较大,适宜零星育苗。

压条繁殖可在春秋两季进行。芽萌动前将根部分蘖枝压入土中,经夏季生根后,将其从母株分离,则成一株小苗。

柳兰的繁殖方法都有那些?


柳兰是桃金娘目柳叶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11.3米。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叶互生,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伸长,花序轴被短柔毛,苞片线形,长12厘米,花大,两性,红紫色。根、茎、叶、花、果均含鞣质,可作栲胶原料。根状茎或全草入药,有小毒,能调经活血、消肿止痛,主治月经不调、骨折、关节扭伤。种子毛(种瘿)可制入造棉。花大而多,美丽,开花时间长,宜作观察植物。嫩叶可当菜吃。

柳兰繁殖采用种子繁殖,也可分株和扦插繁殖。

1种子繁殖:

1).种子收集:每年9~10月,柳兰蒴果成熟即可采集,把蒴果剪掉,放在地上,太阳一晒,蒴果开裂,种子出来,去掉杂质,将种子收集起来,即柳兰播种材料。种子可干藏,翌年播种,播前温水浸种12h,催芽5~7天,在20~25℃条件下约1周出苗。

2).整地作床:苗圃选在通风向阳山坡,播前进行细致整地,使土块均匀,达到细、平、匀。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且灌足水,保墒使土壤湿润。

3).播种:春播和秋播均可,多在早春进行。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每千克种子约有40万粒。每公顷播种量为7.5kg,必须浅播,播完后,上面薄薄的盖上土,种子易萌发。幼苗高5~6cm时分苗,经过1次分苗后于5月初定植露地。

2.扦插繁殖:在生长季进行扦插。主要作法是摘取带顶芽的嫩苗,摘后即置入盛清水的提桶内,避免嫩芽萎蔫并防止污染。播时摘去下部叶片,密插入湿沙床或蛭石内,在全光照或半光照下,经常喷雾保湿,适宜温度15~20℃,一般插后10~15天可以生根,约1个月可移到圃地或上盆种植。

3.分株繁殖: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春季将地下横走根状茎挖出,切割成若干段埋入地下,即可长成新的植株。在秋季柳兰分株时,一定要带好土球,上部分茎干可剪去一部分,目的是减少蒸腾作用,达到水分代谢平衡。采挖时不要伤根,带好土,用袋子或花盆包装,这样有利于成活。分株完后,须经常保持湿润,运到栽培地时,快速进行种植。种植好后,要灌足水分,搭好遮阴凉棚,这样可大大提高苗木成活率。

“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而种植花卉让人体验的乐趣更不一般。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我想你遇到问题时希望有人来帮助吧?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童年的夏天 记忆里那些美好的小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