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行业是现在比较火的行业,花是具备观赏价值的一种植物,种类繁多。花是代表美好的,每一种类的花代表的意思都是不同的。“爱花卉网”小编特向您推荐"了解花卉:红豆杉繁殖与栽培技术",希望您看完这篇文章能够更加了解花卉行业。

红豆杉是冰川世纪遗留植物,是植物王国里的“活化石”,因资源稀少,列为世界珍稀树种加以保护,我国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联合国明令禁止采伐。红豆杉集药用、材用、观赏于一体,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1基本特征

1.1形态特征

红豆杉是常绿乔木,小枝秋天变成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叶条形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2列,条形略微弯曲,长1~2.5m、宽2~2.5mm,叶缘微反曲,叶端渐尖,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中脉上密生细小凸点,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有圆盘状假种皮。果实卵圆形、假种皮杯状、红色,种子扁圆形、有2棱、可用来榨油,也可入药。

1.2生物学特征

红豆杉种植范围广,南北各地均适宜,具有喜荫、抗寒的特点,土壤pH值在5.5~7.0,可与其它树种套种,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枝叶繁茂、萌发力强、对土质要求不严,耐修剪、耐寒、耐病虫害,可以长成高大的乔木,寿命达100~250年,有的单株甚至可以生长上千年不衰,是药用树种,也是绿化树种。红豆杉耐荫,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很少有成林。原产地年均气温2~7℃,年均降水750~1000mm,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喜凉爽湿润气候、耐低温,最适温度20~25℃,属阴性树种,但怕涝,适于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1.3红豆杉分布及种类

全世界有11种,我国有4个种和1个变种,即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变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云南红豆杉主要广泛分布在滇西16个县总面积约9万km2,生长分散,多为林中散生木。西藏红豆杉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东南部。东北红豆杉分布在吉林省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南方红豆杉分布在滇东、滇西南,多为林中散生木。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朝仪乡老湾村、永州市双牌县阳明山绞车庙村、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等地分布大量天然红豆杉。

2红豆杉繁殖技术

红豆杉繁殖方法采用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以育苗移栽为主。

2.1种子繁殖

2.1.1采种催芽。大别山区10月下旬果实呈深红色时采摘,因种子属生理后熟,采取室外自然变湿沙藏层积法贮藏处理。

2.1.2选圃整地。选择疏松、富含腐殖质、呈中性或微酸性的高山台地、沟谷溪流两岸的深厚湿润性棕壤、暗棕壤松树林下育苗移栽较好。郁闭度在0.6~0.7且无病虫害的湿地松或马尾松成林地作圃地,要求坡度平缓、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在8~9月份将林内杂草和灌木清除掉,挖20~30cm深,到11月份再浅翻细耙,同时施入腐熟基肥2500kg/667m2,整理成床高15~20cm、宽1.2m,整平后用15cm宽的木板压出播种沟,沟深2cm,播种沟距离20cm。

2.1.3播种。大别山区在早春时节,在种子贮藏1年后,有30%种子裂口现白时,及时筛除沙子与杂物,把清理干净的种子放在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明水后均匀地播在沟内。播种方法以条播为主,粒距5~7cm,撒播为辅。下种后,取松林下带有菌根并过筛的黄壤土覆盖种子,厚度以盖住种子为度。

2.1.4苗床管理。播种后覆盖稻草以不见土为宜,苗床搭建遮荫棚,透光度在60%并铺植苔藓护苗,保持土壤疏松、湿润、清除杂草、雨季防止积水。中耕锄草:在出苗时先揭去苗床的覆盖物,再择机除去遮荫棚。苗木早期不便用工具,就用手拔掉杂草,同时结合土壤水分状况适时灌溉。灌溉与追肥:灌溉有则方灌溉、畦灌、喷灌、滴灌和地下灌溉。通常用喷灌,滴灌受限条件和技术,一般地方没法使用。灌溉的时间适宜早晨或傍晚,不宜用水质太硬或含有有害物质的水灌溉,速生期多灌溉,土壤追肥后立即灌溉,灌溉要保持连续,在霜冻到来之前6~8周停止灌溉。追肥有沟施、浇施和撒施,以沟施的肥料吸收率最高,采用撒施时,严防撒到叶子上,会严重烧伤苗木以至死亡。追肥从幼苗前期开始,主要是氮、磷、钾,每年3~4次,以上是土壤追肥,还可用根外追肥,但根外追肥利用率较低,次数要多,不能代替土壤追肥,是一种补充施肥方法。

2.2扦插繁殖

在树木休眠期,选择砂土、锯末、珍珠岩混合基质作扦插土,选择1~4年生的木质化实生枝,将插条剪为10cm、15cm或30cm长的小段,在剪枝时要求切口平滑、下切口马耳形,2/3以下去叶。用ATP或ABT处理插枝后扦插、盖膜。苗期注意保暖,搭建低棚遮荫,有降温保湿的作用。

2.3移栽

实生苗1~2年,扦插苗1年,苗高长至30~50cm移栽,移栽在10~11月或2~3月萌芽前进行,每穴栽苗1株、浇水,并适当遮萌。

3红豆杉的栽培技术

3.1整地

头年秋冬整理山场,株行距3m×3m、0.4m×0.4m开穴,穴深40cm,穴的排列按“品”字型来年备栽,根据山场坡度大小,设计好拦土带的密度,既要最大化利用好山场,也要保证水土不流失。

3.2栽植密度

红豆杉既可以成片造林,也可以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有限土地栽植。在大面积造林时,按667m2栽植密度74株。

3.3栽植时间

大别山地区红豆杉栽植时间选择在2~3月份,此时气温较低,苗木处于休眠状态,是适宜的栽植期。

3.4栽植方法

在整理好的造林地块上,将堆肥或厩肥与土拌匀填入头年冬季打好的穴中。起苗时应保护苗木不受损伤,根部多带土球,确保根系不受阳光曝晒。栽植前,用泥浆蘸根,栽植时应做到根系舒展,覆土至苗木根际土绩,向上轻提苗木并扶正,然后踏实,做到2次踏实、3次覆土,浇足定根水,提高成活率。

3.5土壤含水量对红豆杉苗木的影响

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不同植物对水的需求量不同,土壤含水量过低,只有耐旱的植物可以正常的生长。土壤含水量过高,其中O2浓度就会降低,影响植物根的呼吸,也不能正常的生长。根系活力是反映根系生命活动的生理指标,根系活力强,增加植物根从土壤吸水的能力,这样保证了干旱条件下水分、物质的运输,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红豆杉在土壤含水量40%~50%时根系活力最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和增加,其根系活力都在下降,尤其是中度和重度干旱时,红豆杉苗木根系活力加剧下降。

4幼林管理

4.1灌溉

土壤含水量对红豆杉苗木的生长和成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土壤含水量为20%~60%时,红豆杉苗木生长正常,红豆杉叶片的含水量也在80%以上,叶片能正常生长;土壤含水量40%~50%时最适宜;当土壤含水量小于15%或大于85%时红豆杉出现重度萎焉直至死亡。因此,要保证水分,尤其在栽植的头2年和以后的开花前、果实灌浆期如遇干旱,适时灌溉以满足苗木、花、果期间对水分的要求。

4.2除草施肥

每年应中耕除草2次,分别在春、秋2季,当红豆杉开花结果时,在开花初期追肥,并在盛花期和坐果期叶面喷施0.1%硼肥。幼树培土每年1~2次,幼树期应剪除萌蘖,以保证主干挺直、快长,成年树可适时进行培土。

4.3采收

栽培的红豆杉在第3年后就能适当采收枝叶,鲜叶一年四季均可采收,10月份为其最佳采收期,但以嫩枝为好,叶以老叶为好。林农采收后,应及时摊开通风阴干或晒干,进入专门工厂提取紫杉醇制作抗癌类药物。注意红豆杉原料切不可直接使用,直接服食红豆杉不但没有医疗效果有可能中毒,出现头昏、瞳孔放大、恶心、呕吐、肌无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XZH52.coM文章精选

了解花卉:南方红豆杉的栽培技术


南方红豆杉是我国Ⅰ级保护植物,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它是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之一,在地球约有250万年的历史。南方红豆杉为常绿乔木,高度可达30m,直径可达1m。在其树木组织中含有一种紫杉醇,它是一种天然的植物产物,紫杉醇具有结构独特、性能安全等优点,最主要的是可有效杀死癌细胞,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一、南方红豆杉的生态环境特征

(一)南方红豆杉气候环境特征

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跨越暖温带落叶林地带以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根据南方红豆杉分布的气候特征分析,所需要的主要生态环境为:年均温度大于7℃,年均降水量大于600mm,且具有一定耐寒特性。≥10℃的年积温以及其生长期的降水量,是限制南方红豆生长的主要气候因素。其主要生长与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主要就是≥10℃的年积温以及800mm以上的年降水量,生长期降水量需求占到了总需求量的85%-90%;多雨季及多雾并且雨热同期;白天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中。

由于我国的南岭山脉以及长江流域等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并且雨热同期,从而形成了南方红豆杉的分布地带,另外秦岭至淮河以北等地区≥10℃年积温3000℃-4000℃,年降水量约为500-700mm,历年1月均温在0℃以下,由于地区气温较低并且生长期较短,所以南方红豆杉只能在少数地区生长,导致了南方红豆杉在华北地区呈残留带分布。

(二)南方红豆杉土壤环境特征

根据对我国南方红豆杉的分布地的土壤研究表明,适宜其生长的土壤主要有:山地红壤、黄壤、黄棕壤、紫色土、褐土以及棕色森林土等。南方红豆杉对有着较强的土壤适应能力,对土壤种类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并且酸性土壤(pH值为5.7-6.2)这类土壤环境下,南方红豆杉的生长旺盛;而在干旱贫瘠的土壤环境下,生长矮小并且缓慢。

(三)南方红豆杉地形环境特征

南方红豆杉多生长在远离人烟,海拔多为500-1800m的山地,海拔最低的分布在安徽南部,海拔约为250-720m,在四川西南部2000m以上的地区也有少数分布,较常见的在沟谷溪旁以及山坡中下部水湿条件好的地区。比如山西南部阳城蟒河、陵川横水以及壶关小梯河等地区,地势多为“u”型深谷的底部或者是缓坡。

二、南方红豆杉的形态及生长特性

(一)南方红豆杉形态特性

南方红豆杉是常绿乔木类,一般高度可达20-30m左右,树皮呈现灰褐色、红褐色或者是暗褐色三种,第一年枝条呈绿色、淡黄绿色,第二、三年枝条就呈黄褐色、淡红褐色或者灰褐色。树叶排成两列,呈线形分布,树叶下面中脉处生长有无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者局部产生无角质乳头状突起点,其色泽和气孔带不同,一般呈现淡黄绿色或者是绿色,球花为单性,雌雄异株,通常生在叶腋,雄球花呈现淡黄色,圆球形,雄蕊数量一般8-14枚,雌球花则为短柄,基部具数对交叉对生苞片,胚珠直生与顶端。南方红豆杉种子一般藏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内部,种子个头较大,微扁,呈现柱状长卵圆形或倒卵圆形,上宽下窄,长约7-8mm,直径约5mm,种脐一般为椭圆形,花期为四月下旬至五月初,十一月初种子基本成熟。

(二)南方红豆杉生长特性

南方红豆杉为阴性树种中的典型树种,喜欢生长在林冠下乔木第二、三层。生长周期非常长,生长30-40年后一般可开花结果,野生红豆杉要50-250年才能成材,树高度高且生长初期慢,一般5-35年为速生期;红豆杉胸径在生长前期较慢,一般10-30年为速生期;一般需50-60年以上才能到达林木成熟期。种子数量少,可能原因为:种间隔离过远或花期不遇等,导致传粉授精受到限制,影响种子产量,而且红豆杉种子具有深休眠的特性,在自然条件下要经过18个月才能萌发,这些都使得红豆杉种群更新难度增大。

三、南方红豆杉的栽培技术

(一)种子采收及处理技术

南方红豆杉种子一般在十二月成熟,为坚果状,藏于假种皮内部,一般待假种皮变红后方可采收。此时种子含油量较高,种皮角质化不易吸水,待种子采收后要及时去除假种皮,并在一段时间内用湿沙存储。将处理后的种子放置在粗糙水泥地上,进行反复磨擦,这样可使种皮变薄,易于吸水。南方红豆杉种子重量约为1万粒/千克,在其中可产生4000粒的饱满种子。在种子播种前,可使用40℃以上温水浸泡20小时左右,再加入0.5%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4小时左右或者是采用用60°的白酒浸泡20小时。

(二)南方红豆杉幼苗栽培技术

第一,选地施肥。在南方红豆杉进行种植时,应选择土壤疏松、富含腐殖质并呈中性或者是微酸性的深厚湿润性棕壤或者是暗棕壤,地区最好选择在沟谷溪旁以及山坡中下部水湿条件好的地方。对该土壤进行深翻、整平,按株行距0.4m×1.0m或者是0.4m×0.4m开洞,洞深40cm左右,备栽。

第二,繁殖方法。一般采用种子繁殖或者是扦插繁殖,育苗移栽为主要繁殖方法。

(1)种子育苗。一般在红豆杉果实呈深红色时方可进行种子的采收工作,时间大约在十月份左右。该阶段的种子属于生理后熟,一般要经过湿沙存储一年才能发芽。一般采用室外自然变湿沙藏层积法对种子进行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

(2)选圃整地。一般选择在松树林下进行育苗移栽操作较好。应选择郁闭度在0.6-0.7之间且无病害的湿地松成林地作圃地,另外,该地区要求坡度平缓、上层深厚并且有良好的排水性。在八月到九月份可进行林间杂草、木清除,整理为水平梯面,深挖20-30cm,在十一月份进行浅翻细耙。整地时,施入腐熟基肥40-60担/亩(1亩=1/15公顷),分厢作床,床高15-20cm,床宽约1.2m,待厢面整平之后,可使用15cm左右宽的木板压出播种沟,深度2cm左右,沟距20cm左右。

(3)适时播种。播种的最佳时期一般为早春。当种子藏储一年之后,会产生30%左右的种子出现裂口显白现象,此时要及时的筛选出种子,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10分钟,溶液浓度为0.2%,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表面明水均匀播种于沟内。以条播为主,种子间距5-7cm。也可采用撒播。完成播种后,挖取松林下带菌根并筛选过的黄壤土,将种子均匀覆盖,厚度以看不见种子为宜。上层可覆盖稻草,厚度以看不见土壤为宜。

第三,栽培管理技术。

(1)幼苗期管理技术。红豆杉幼苗其要注意避阳,幼苗期要搭建荫棚,控制到60%左右的透光度。然后铺植苔藓保护苗木,防止苗床受到日晒雨淋,保持土壤疏松并湿润。苗床之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用多菌灵或者是甲基托布津杀菌,当幼苗出土时,要使用百菌清500-600倍液进行喷雾,每15d可进行一次喷淋,两个月后,如发现无病症,就可暂停喷淋。

(2)抚育期管理技术。刚栽植的苗木,体积小、生长缓慢,要特别加强抚育期的管理,以促进其健康的生长。首先要定期的进行除草、松土工作。时间大约为每年的8月-9月份,在进行除草松土是要注意避免伤害到幼树。另外,也要注意排水,要避免幼苗被水浸泡导致的病症或高温伤害。

(3)田间管理技术。种子在出苗之后,除了要经常清理杂草之外,还要定期进行施肥,追肥密度大约为每年1-2次。多雨季节也要预防积水产生的烂根。待定檀后,应每年中耕除草2次,待林地封闭后仅需冬季进行中耕除草,培土约5次。除草时要结合中耕进行追肥,以农家肥为主,幼树期要对萌蘖进行剪除,以保证树木主干挺直。

四、结 语

南方红豆杉被称为植物里的“活化石”,树木资源非常稀少,因此被称为世界保护珍惜树种。南方红豆杉集药用观赏于一身,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从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是世界公认的抗癌药物。南方红豆杉自然资源相当匮乏,药源也十分紧缺,各地都在对其进行着广泛的研究。南方红豆杉全身都是宝,因此种植前景看好,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适当的开发利用。

了解花卉:东北红豆杉苗木繁殖技术


东北红豆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学名taxuscuspidatesiededzucc,别名紫杉、赤柏松、紫柏松、宽叶紫杉等,为常绿乔木,分布于吉林、辽宁东部及长白山林区,属于世界珍稀树种,已被列入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红豆杉树形象罗汉松,树高可达20m,胸径达1m,树冠倒卵形或阔卵形,树皮红褐色。叶为螺旋状排列,叶条形,长1.0~2.5cm,宽2.5~3.0mm,表面深绿色,有光泽。雌雄异株,球花生于前年枝的叶腋,雄球花具6~14雄蕊,雌球花具一胚珠,胚珠卵形,淡红色,直生。种子卵形,成熟时赤褐色,有光泽,长约6mm,直径5mm。外覆上部开口的假种皮,成熟时倒卵圆形,浓红色,富浆汁,可食用。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

红豆杉为耐阴树种,生长迟缓,属浅根性树种,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可耐-30℃以下低温,抗寒性强,最适温度为20~25℃。其在长白山多见于海拔500~100m地带,常与其他树木混生,未见有成纯林,树寿命极长,国内外有达千年的古树。

2材料与方法

2.1种子繁殖

2.1.1种子处理

将晾干表皮的成熟果实放置盆或缸中,加入适量的河沙和水,在洗衣板上反复用力搓洗,然后漂净种皮和沙,放阴凉处凉干。播种前,用50℃白酒和40℃温水按1∶1混合溶液,浸泡15min左右捞出后再用赤霉素500mg/kg浸种22h左右,促进种子萌发。

2.1.2播种

选择地势比较平坦,排灌方便,土层肥沃的沙壤土苗圃地,翻耕,施50~80kg/667m2复合肥作底肥,做成1.2m宽苗床,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播于苗床上,用2cm的细土盖上浇透水,平盖农膜。

2.1.3管理

定期查检种子,见“露白”时平膜改为拱膜,注意调节拱棚的温、湿度,晴天拱棚两端要打开降温、换气,一周给幼苗喷1次水保湿,当苗长有2片真叶时揭膜炼苗、促长,苗长3~4片真叶时进行疏苗移植,株行距15cm×25cm。小苗移植5~7月间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松土,每次中耕施尿素5~10kg/667m2,氯化钾3~5kg/m2,水浇或撒施肥,也可叶面喷肥。

2.2扦插繁殖

东北红豆杉扦插繁育,春季以嫩枝为好,秋季以硬枝为好。一般扦插时要做低棚遮荫处理,一般扦插成活率可达70%以上。遮阳率不低于60%,扦插基部要做生根处理,湿度保持在75%~85%左右,避免通强风造成失水。

选择1~2年生枝,穗长取15cm左右,穗叶由基部向上修剪2/3,基端用0.05%的ABT生根粉或萘乙酸1000×10-6溶液蘸10s,入土深度为穗长的1/3.

扦插苗在第1年生根过程中,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但生根迅速,侧根发达。第2年移栽后,需进一步遮阳处理、苗床管理。保证相应的环境条件,生长加快。以夏季生长速度最快,冬季和春季缓慢。此时应注意温度的变化,长期的干燥可造成生长抑制或猝死。但幼苗在苗床扶壮后,红豆杉的造林成活率是非常高的,极少死亡,并生长迅速。

3东北红豆杉的功用

东北红豆杉,全天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能吞噬室内装修污染物90%的苯、86%的甲醛。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净化效果为31.8%,二氧化氮净化率为49.0%,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总挥发性有机物的净化率为22.2%、39?9%、65.1%,起到净化空气,防癌、抗癌作用。

红豆杉具有驱蚊防虫作用,抗病虫能力强,不需施药也能健康生长,浓绿繁茂,生机蓬勃。它的树龄高达五千年以上,故而被人们称为“长寿树”。鲜艳的红豆,寄人相思,又被称为“吉祥树”。

据专家考证,室内红豆杉盆景达到400个叶片/m2时,能对心绞痛、乳腺炎及乳腺增生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分泌释放的各种生物碱散发到空气中,能起到消毒、杀菌、预防感冒及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长期与电脑为伍的人,室内放置一定树龄和数量的红豆杉盆景,能有效消除电脑辐射的危害。

喜欢《了解花卉:红豆杉繁殖与栽培技术》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红豆杉如何扦插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