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你是否在寻找有关的技巧和方法呢?为满足您的需求,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冷杉的病害养护”,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冷杉的介绍冷杉,学名:Abiesfabri(Mast.)Craib,常绿乔木,树干端直,枝条轮生。树皮灰色或深灰色,裂成不规则的薄片固着于树干上,内皮淡红色;大枝斜上伸展,一年生枝淡褐黄色、淡灰黄色或淡褐色,叶枕之间的凹槽内有疏生短毛或无毛,二、三年生枝呈淡褐灰色或褐灰色;冬芽圆球形或卵圆形,有树脂。球果卵状圆柱形或短圆柱形,基部稍宽,顶端圆或微凹,有短梗,熟时暗黑色或淡蓝黑色,微被白粉。花期5月,球果10月成熟。

冷杉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中美洲及非洲最北部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冷杉属植物发生于晚白垩世,至第三纪中新世及第四纪种类增多,分布区扩大,经冰期与间冰期保留下来,繁衍至今。

冷杉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土壤以山地棕壤、暗棕壤为主。常在高纬度地区至低纬度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的阴坡、半阴坡及谷地形成纯林,或与性喜冷湿的云杉、落叶松、铁杉和某些松树及阔叶树组成针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

冷杉的形态特征枝干

冷杉是乔木,高达40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色或深灰色,裂成不规则的薄片固着于树干上,内皮淡红色;大枝斜上伸展,一年生枝淡褐黄色、淡灰黄色或淡褐色,叶枕之间的凹槽内有疏生短毛或无毛,二、三年生枝呈淡褐灰色或褐灰色;冬芽圆球形或卵圆形,有树脂。树皮大多为白灰色,纵裂,呈鳞片状剥落;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木材浅褐色或黄褐色带红色;纹理直,略均匀,结构中,有光泽;年轮明显,宽窄不均,木射线甚细;管胞内含有草酸钙,在横切面上呈白色小点,为显著特征之一。

冷杉的叶在枝条上面斜上伸展,枝条下面乏叶列成两列,条形,直或微弯,长1.5-3厘米,宽2-2.5毫米,边缘微反卷,或干叶反卷,先端有凹缺或钝,上面光绿色,下面有两条粉白色气孔带,每带有气孔线9-13条;横切面两端钝圆,靠近两端下方的皮下层细胞各有1个边生树脂道,上面皮下层细胞一层,中部连续排列,两侧间断排列,两端边缘及下面中部有一至二层皮下细胞,二层者则内层不连续。

冷杉的球果卵状圆柱形或短圆柱形,基部稍宽,顶端圆或微凹,有短梗,熟时暗黑色或淡蓝黑色,微被白粉,长6-11厘米,径3-4.5厘米;中部种鳞扇状四边形,长1.4-2厘米,宽1.6-2.4厘米,上部宽厚,边缘内曲,下部两侧耳状,基部窄成短柄状;苞鳞微露出,长1.2-1.8厘米,上端宽圆,边缘有细缺齿,中央有急尖的尖头,尖头通常向后反曲;种子长椭圆形,较种翅长或近等长,种翅黑褐色,楔形,上端截形,连同种子长1.3-1.9厘米。

冷杉的花期5月,球果10月成熟。

冷杉的生态习性冷杉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土壤以山地棕壤、暗棕壤为主。常在高纬度地区至低纬度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的阴坡、半阴坡及谷地形成纯林,或与性喜冷湿的云杉、落叶松、铁杉和某些松树及阔叶树组成针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冷杉的栽培技术幼苗生长期

幼苗生长期,可追施少量以氮肥为主的稀肥水,生长后期多施磷钾肥促使木质化,利于越冬,冬季注意防寒,冷杉在育苗过程中,应每踊34年移植或断根一次,促使根系发育。冷杉在小苗期间生长缓慢,移栽时要多带原生土,移后要加强抚育管理,苗龄达4年以后生长逐渐加快。

种子采集贮藏

10月果熟后果下曝晒使果鳞开裂,种子脱出后晒干,除去杂物,每公斤种子45万粒,一般发芽率为515%。风选后装入袋中,放在通风干燥处贮藏。堆放种子的地方、墙壁和麻袋用药剂消毒处理。

播种繁殖

圃地选择庇荫凉爽、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播前细致整地,施足基肥,春季当日平均气温上升到7℃以上时进行播种,播前一个月用温水浸种6h,每亩播种量40公斤,春季34月份采用条播或撒播,播后覆土,并搭塑料拱棚保温、保湿。20天后发芽出土。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搭盖透光度50%的荫棚,以防日灼。在幼苗生长期进行适量追肥,浓度宜稀,有机肥不超过10%,尿素不超过5%。圃地过湿时应注意排水,以利扎根。幼苗木质化期不施氮肥,控制生长速度,可追施磷、钾肥,促进木质化。苗木封顶休眠期,应搭盖塑料棚,防寒保温,利于安全越冬。

移植

冷杉幼苗主根长,侧根、须根少,为了促使根系发达,培育壮苗,应将2~3年生的原床苗换床移植,行距15~20cm,株距2.5~3cm。冷杉在小苗期间生长缓慢,移栽时要多带原生土,移栽后要加强抚育管理,在全光下培育2年,经过移床培育的苗木生长粗壮、根系发达,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幼苗移床应在芽萌动前进行,起苗后应摆正、压紧,并浇水,使表土保持湿润。

冷杉的病害防治幼苗猝倒病

防治方法:幼苗出土期,每周喷洒0.5%~1%的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期可用0.5%~1%的硫酸亚铁防治。

立木腐朽病

防治方法:改善林地的卫生条件,将林地病腐木及时清除。

蚜虫

防治方法:于有露水的早晨,喷施0.1%乐果水剂防治。

冷杉的品种分类巴山冷杉、百山祖冷杉、苍山冷杉、苍山冷杉(原变种)、察隅冷杉、长苞冷杉、长苞冷杉(原变种)、臭冷杉、川滇冷杉、黄果冷杉、黄果冷杉(原变种)、尖长苞冷杉、冷杉、冷杉属、鳞皮冷杉、岷江冷杉、墨脱冷杉、怒江冷杉、秦岭冷杉、日本冷杉、杉松、台湾冷杉、西藏冷杉、新疆冷杉、云南黄果冷杉、中甸冷杉、紫果冷杉、朝鲜冷杉等。冷杉的分布区域冷杉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四川大渡河流域(康定、泸定、石棉、峨边、峨眉、普雄、越西)、青衣江流域(宝兴、洪雅、天全)、乌边河流域(洪溪、马边)、金沙江下游(雷波、金阳)、安宁河上游(冕宁)及灌县(巴郎山)等地的高山上部。在气侯温凉、湿润,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酸性棕色森林土,海拔2000-4000米地带组成大面积纯林;在峨边、马边等地冷杉林带的下段则与铁杉、云南铁杉、油麦吊云杉、扁刺栲、苦槠、亮叶水青冈、包懈柯,吴茱萸五加、扇叶槭等针叶树、阔叶树组成混交林。生长繁茂,为其分布区内森林的主要树种。江西庐山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峨眉山。

xZH52.cOm编辑分享

平安树的病害防治


平安树炭疽病病状

炭疽病主要在叶面、叶尖和叶缘处发生,对苗期及成株叶片造成危害。一开始是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之后便慢慢扩展成灰褐色的大斑,边缘呈现棕褐色的波浪状,病斑上会有很多灰色的小粒点。

防治

发现有叶片受到病害,及时进行摘除并销毁。发病的初期可以每隔半个月左右交替喷洒25%的炭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60%的炭必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着是或75%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连续喷洒三四次就好了。

平安树褐斑病病状

一开始在叶片上会产生椭圆形黄褐色病斑,然后慢慢扩大,叶片正面的病斑中会出现很多黑色的小点粒,背面呈现出紫色,最终导致全叶变黄而枯萎凋落。

防治

平时多多观察,发现有少量病叶时,记得要及时摘除并将其烧毁。使用药剂交替喷洒治疗——可以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500倍溶液喷洒,或者用50%的苯菌灵可湿性粉剂的1000倍溶液喷洒治疗,连续喷洒三或四次,注意需要在褐根病发病初期进行喷洒,效果较好。

平安树褐根病病状

遭受此病害,叶片会慢慢变黄,下垂,严重的时候变成褐色而枯萎,茎干会失去水分而干缩,根系也会腐烂,极有可能导致植株的死亡。

防治

在发病的初期,就要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可以喷洒50%的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进行防治。发现严重的病株要连根拔除进行销毁,然后在进行消毒,可以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平安树的健康需要大家的细心呵护,希望以上的方法能够帮到大家。

樱花的病害及其防治


樱花叶枯病病状

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夏季,会对樱花的叶片造成危害,起初会出现黄绿色的斑点,呈圆形,后慢慢变成褐色,并在上面产生很多黑色的小粒点,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

发现病叶要及时摘除,并烧毁。5-6月份时,每隔一周喷洒一次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连续喷洒两三次。

樱花根瘤病病状

主要危害主干基部,有时也会在根颈或侧根上发生。受此类病害,会形成肿瘤,一开始呈现乳白色或者是肉色,慢慢会加深变成褐色,表面凹凸不平,十分粗糙。严重影响根系的发育和植株的生长,严重的时候会使叶片发黄凋落,甚至整个植株死亡。

防治

用利刀切除肿瘤和周围的组织,干净彻底一点。然后在病株周围的土壤中撒入硫磺粉,进行消毒处理。

樱花褐斑穿孔病病状

褐斑穿孔病主要危害樱花的叶片,一开始会出现紫褐色的小点点,会慢慢扩展,变成圆形,该部位会变干燥,收缩之后就会形成小孔,造成叶片提早掉落。

防治

及时清理病叶并烧毁,可以每个月喷洒一到两次代森锰液进行防治。

樱花金雀花枝病病状

樱花的枝叶会变成金雀花的形状,而且不开花。

防治

平时多观察,及时剪除病枝,并销毁,然后不要忘记在剪口上涂上杀菌剂。

樱花这么美得植物,一定不要让其生病了,希望以上方法能帮到大家。

白兰的病害及其防治


白兰的炭疽病

症状

属真菌性病害,一般多在六月初开始发病,七,八月是盛发期。玉兰盆栽浇水过多,湿度过大很容易引发此疾病。

叶片褪绿并开始出现黄色小斑点为初期症状,之后这些小斑点就是逐渐扩大成圆形,几个病斑合并成不规则的斑,中间是淡褐色的,边缘则是呈现暗褐色。病斑发生于叶缘时形状为半圆型,使叶看上去有些扭曲。发病严重时,整片叶片都会枯焦,发黑,脱落。

防治方法

改善浇水方式,从盆沿注入水,注意控制水量,并剪除病叶。在多雨、梅雨时期,一般每隔10-15天喷等量式100-200倍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一千倍液,连喷三,四次,可以起到抑制作用。

白兰的根腐病

症状

属于真菌性病害。是由于白兰浇水过多或是遭受了涝害所引起的根系变黑腐烂,轻者生长不良,叶片萎黄脱落,严重的话,就会造成植株的死亡。

防治方法

努力改善土壤地排水条件可以有效防病。平时适量浇水,少浇但要浇透,做好松土通风工作。防止雨淋,及时倾倒盆内积水。可以在盆底多垫些碎瓦片、小石头等方便排水。白兰生长期发病时,可以用65%代森锌250倍液,50%代森铵250倍液,或50%多的菌灵五百倍液等化学药品来浇灌根部土壤。

白兰的黄化病

症状

属生理性病害。白兰喜欢微酸性土壤,由于盆土偏碱性,加上使用含盐碱较多的水进行日常浇灌,导致白兰花叶片由原先的翠绿色逐渐褪变成黄色、发白,当叶片呈褐色时,病症更为严重,此时叶片局部坏死。

防治方法

向叶面连续喷三,四次0.5%硫酸亚铁溶液,一周一次,同时施用矾肥水。

悬铃木的防病害措施


危害悬铃木的主要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六星黑点蠹蛾、美国白蛾、褐边绿剌蛾等害虫。

防治上多采用人工捕捉或黑光灯诱杀成虫、杀卵、剪除虫枝,集中处理等方法。大量发生时在成虫及初孵幼虫发生期,可用化学药剂喷涂枝干或树冠,40%氧化乐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90%敌百虫晶体、25%溴氰菊酯乳油等100~500倍液。用注射、堵孔法防治已蛀入木质部的幼虫。对于多数天牛、木蠹蛾幼虫可采用:用注射器或用药棉沾敌敌畏、氧化乐果、溴氰菊酯等1~50倍液塞入虫孔;用磷化铝片或磷化锌毒签塞入虫孔,外用黄泥封口,效果均很好。法桐霉斑病是主要病害,防治可采用换茬育苗,严禁重茬;秋季收集留床苗落叶烧去,减少越冬菌源;5月下旬~7月,对播种培育的实生苗喷1∶2∶200倍波尔多液2~3次,有防病效果,药液要喷到实生苗叶背面。

紫荆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紫荆的病害:角斑病

症状

角斑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尾孢菌、粗尾孢菌两种,一般在7至9月发生此病。

多从下部叶片先感病,逐渐向上蔓延扩展,植株生长不良,多雨季节发病重,病原在病叶及残体上越冬。

角斑病主要发生在紫荆的叶片上,病斑是多角形的,呈黄褐色至深红褐色,患病后期会着生黑褐色的小霉点。严重的时候叶片上布满了病斑,经常连接成为一片,导致叶片枯萎、掉落。

防治方法

秋季及时清除病叶、枯叶,集中烧毁。

发病时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至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80%代森锌锌500倍。1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紫荆的病害:枯萎病

症状

枯萎病会从植株的地下伤口侵入植株的根部,破坏植株的维管束组织,造成植株枯萎死亡。

一般叶片多从病枝顶端开始出现发黄、脱落,一般先从个别的枝条发病,然后逐渐发展至整个植株。

剥开树皮,可以看见木质部有黄褐色纵条纹,其横断面可见到黄褐色轮纹状坏死斑。

防治方法

及时剪除患病的枝叶,严重时销毁整棵植株,在销毁后用70%五氯硝基苯或3%硫酸亚铁消毒处理。

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粉400倍,或用抗霉菌素120水剂100ppm药液灌根。

紫荆的病害:叶枯病

症状

植株种植比较密集,容易产生叶枯病,一般6月份开始发病。

主要危害紫荆的叶片,患病初期叶片产生红褐色圆形的病斑,多生长在叶片的边缘,逐渐连片扩展,形成不规则的大斑,叶片枯死、掉落。

防治方法

紫荆展叶后用50%多菌灵800至10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500至1000倍喷雾,10至15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

蜀葵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蜀葵的病害:锈病

症状

病原菌是鞘锈菌,多年生老株蜀葵极易感染蜀葵锈病。

感染锈病之后,叶片正面出现褪绿斑,背面可以看到圆形棕褐色粉末状的孢子堆。

后期患病严重时,叶片逐渐变黄、枯萎,直到掉落,整棵植株生长衰弱。

防治方法

春季或夏季在植株上喷施波尔多液,或者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起到防治效果。

发病初期可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蜀葵的病害:白斑病

症状

蜀葵白斑病又叫做斑枯病,主要危害的是蜀葵的叶片。

发病初期,蜀葵叶片表面会生有褐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逐步发展,病斑逐渐扩展成圆形或者椭圆形,病斑的中央是灰白色的,外缘则是红褐色。

在周围环境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病斑上会出现灰褐色的霉层。

防治方法

给蜀葵增加磷钾肥的施用,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少施或者干脆不施。

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颗粒12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每10天一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发现患病的植株,要及时将病叶去除,注意枝茎的密度,使植株保持通风、透光,尽量减少患病的可能性。

章鱼兰的病害及其防治


章鱼兰的病害

章鱼兰的病害主要有基腐病、炭疽病、斑点病、褐斑病、尖枯病。基腐病主要发生在假鳞茎的基部,发生这种病的时候,植物假鳞茎的基部的皮层会呈现出淡褐色或者是黑褐色,严重的话会使叶片渐渐枯萎。

炭疽病会危害当年新长出来的新叶片,病斑一般出现在叶片的尖端或者是叶片的边缘,引起这种病常常是因为空气湿度大,温度温暖而通风条件又不好。

斑点病一般是在夏天发生的,章鱼兰染上斑点病的初期,叶片会有浅褐色的斑点,后期这种斑点会扩大开来,到了后期就会导致叶片脱落。

褐斑病发病时常常是会在章鱼兰的叶片边缘或者是叶脉间的叶肉组织长出病斑,这些病斑一般是长条形的,还有一些是不规则的,病斑的颜色是黄褐色或者是黑褐色的。

尖枯病大多数时候是发生在高温多雨的季节,病斑生长在叶片的尖端,逐渐向内部扩大,使叶片逐渐枯死。

病害防治方法

首先要做好通风透气的工作,这些病害大多都是因为真菌引起的所以要注意通风透气,防治细菌、真菌的滋生,从源头防治病害的发生。发生病害时可以使用百菌灵、多菌灵等药剂按照说明书进行喷洒,并且注意将染病的叶子摘除,防治病菌扩散。

花卉大全《冷杉的病害养护》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松柏的养护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