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花卉种植已经成了现代经济的一大版块。种植花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你是否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种植:杨树种植之蛴螬防治”,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其特点是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为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绿化的树种。下面介绍一下杨树种植之蛴螬防治。

1.1杨树蛴螬的形态特征

蛴螬是金龟类幼虫的总称,身体肥大,体型弯曲呈C型,多为白色,少数为黄白色。头部褐色,上颚显著,腹部肿胀。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主要为害幼苗的根部,造成树根残损、苗期缺苗等。

1.2杨树蛴螬的防治措施

在杨树苗木生长期发现有蛴螬为害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25%异丙磷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在苗床上开沟或打洞灌溉根际毒杀蛴螬。

利用蛴螬不耐水淹的特点,可在每年11月前后冬灌或5月上中旬适时浇灌大水,并保持一定时间,水久淹后,蛴螬数量会下降。还可以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蛴螬的发生数量。

以上就是杨树种植之蛴螬防治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xZh52.COm拓展阅读

花卉知识:杨树种植技术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其特点是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为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绿化的树种。下面介绍一下杨树种植技术。

1、杨树种植的浇水技术

杨树属喜水树种,要勤浇水,但要严格控制水量:一次要浇透,而不宜过多,并且注意排水。头几次浇水可结合灌施硫酸亚铁稀释液,连续三次透水灌溉后可逐渐减少硫酸亚铁稀释液的施用,并减少浇水频率。之后便可进入正常的管护。

2、杨树种植的修剪技术

杨树春季不宜修剪,以防伤流,秋季可做疏剪及枯、坏枝修剪,修剪后要对剪口进行处理:剪口处涂伤口涂抹剂,以防养分、水分的蒸发和伤口感染。

3、杨树种植的施肥技术

春、秋栽植后在水堰内施少量有机肥与土掺匀,待定植后一年内可分季节在树根茎周围50cm处,挖环状或散射状营养沟进行施肥,有利于养分的充分吸收,除冬季外,每月一次的钾肥施用可明显的提高移栽苗的抗性,并且有利于枝干的生长,使树皮更加光滑洁白。

4、杨树种植的防晒技术

虽然杨树喜光,但在夏季炎热的时期要对杨树进行防晒措施:盖遮阳网或在枝干上架设微喷头,进行降温、保湿,移栽后从未在当地越夏的杨树还需在炎夏喷施一些防蒸腾剂以满足其生长的环境。

5、杨树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杨树无特殊的病虫害,根据季节做一般的枝干、叶面类的病虫害防治即可。

以上就是杨树种植技术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种植百科:杨树种植的病害防治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其特点是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为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绿化的树种。下面介绍一下杨树种植的病害防治。

随着气温的上升,杨树嫩芽的生长,杨树的各种病虫害也随之而来。作为管理者,应随时对杨树进行检查,对症防治。

目前,用于病虫害防治的化学农药主要有: 40%的氧乐果1000倍液用于蚜虫,菊酯类(如2.5%的敌杀死、20%的速灭杀丁)2000倍液用于蝶蛾类鳞翅目昆虫,20%的三氯杀螨醇800倍液用于螨类,40%的氧乐果1000倍液用于蚧壳虫类,但防治时间一定要常握在第一代幼蚧孵化高峰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关键时期。待幼蚧形成了保护性蜡壳,一般农药防治就很困难了。

病害防治,防重于治,对于那些容易发病的杨树品种,要经常进行检查,一旦有少量病斑出现,就要抓紧喷药防治,但也有一些病害,早在幼芽时病菌就已侵入,对于这些病害,要及早喷药防治。

一般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500倍液,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2 至3次,进行综合防治。

通过上述杨树种植的病害防治的介绍,希望能给种植户一些帮助。

花卉种植科普:桂花树种植技术之常见病害防治


【桂花树种植技术之常见病害防治】桂花常见的病害大都发生在叶部,主要有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叶,削弱植株生长势,降低桂花产花量和观赏价值。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如何防治。

桂花树种植技术之桂花褐斑病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黄斑点,逐渐扩展成近圆形病斑,直径2至10mm,或因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成为不规则病斑。病斑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围有一黄色晕圈。褐斑病一般发生在4至10月份,老叶比嫩叶易感病。病原菌以菌丝在病落叶上越冬,次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气流和雨滴传播。

桂花树种植技术之桂花枯斑病

该病病原菌多从叶缘、叶尖端侵入,发生在叶片的叶缘和叶尖。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淡褐色小点,逐步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后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大斑,边缘为深褐色。枯斑病发生在7至11月份,在环境条件不好的棚室内全年可发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风、水传播侵染。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有利于发病。植株生长衰弱时及越冬后的老叶及植株下部的叶片发病较重。

桂花树种植技术之桂花炭疽病

该病侵染桂花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大后形成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浅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有红褐色环圈。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出现淡桃红色的黏孢子盘。炭疽病发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落叶中越冬,由风雨传播。

桂花树种植技术之常见病防治

1.首先要减少侵染来源。秋季彻底清除病落叶。盆栽的桂花要及时摘除病叶。

2.其次加强栽培管理。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质栽植桂花;增施有机肥及钾肥;栽植密度要适宜,以便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3.科学使用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2:200倍的波尔多液,以后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重病区在苗木出圃时要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桂花树种植技术之虫害防治

家庭养殖桂花的主要虫害是螨,俗称红蜘蛛。一旦发现发病,应立即处置,可用螨虫清,蚜螨杀,三坐(唑)锡进行叶面喷雾。要将叶片的正反面都均匀的喷到。每周一次,连续2-3次,即可治愈。

白杨树种植技术


白杨树别称白杨、银白杨等,为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生存能力极强,大路边、田埂旁有黄土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树干细长挺立,高至20米,可以当柴烧、打家具、做屋檩栋梁、制作农具,具有极高的栽培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杨树种植技术吧!

白杨树的栽培价值

白杨树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树形高大,银白色的叶片在微风中摇、阳光照射下有特殊的闪烁效果,外表挺拔、干净,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作庭荫树、行道树丛植于草坪,还可作固沙、保土、护岩固堤及荒沙造林树种。此外还有药用方面的价值,从白杨树萃取汁液(含水杨酸),可解除疼痛及发烧,白杨树皮有祛风、行瘀、消痰的功效,治风痹、脚气、扑损瘀血、妊娠下痢、牙痛、口疮等症。

白杨树的生长习性

白杨树喜光,不耐荫,耐严寒,零下40度的条件下无冻害。耐干旱气候,但不耐湿热,南方栽培易病虫害,且主干弯曲常呈灌木状。耐贫的轻碱土,耐含盐量在0.4%以下的土壤,但在粘重的土壤中生长不良。深根性,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根蘖强。抗风、抗病虫害能力强,寿命达90年以上。

白杨树的立地选择

选择适宜杨树生长的造林地是实现杨树速生丰产的基本条件。杨树是落叶阔叶树中的速生树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冲积土上生长最好,地势平坦或坡度在15以下,有效土层厚度大于0.7米,具有溉灌条件的地块。土壤质地以轻壤土和沙壤土最好,中壤次之,毛白杨可在较轻重土壤上生长。生长适宜的地下水位应在1.5米左右,生长期内地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最低要求有机质含量大于0.4%。土壤ph值6~8,土壤含盐量在0.1%以下,石砾含量在20%以下。

白杨树的整地造林

整地在土壤封冻以前进行,根据地势进行土地平整,实行机耕全垦的全面整地,垦深30厘米以上,或带状及反坡梯田的局部整地,然后开挖80厘米见方的栽植穴,挖穴时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地,生长快、树冠较大的品种,培养大径材的,密度小些。立地条件较差,选用干形通直,冠形较窄的品种,培育短轮伐期的林分时,密度可以大些。纯林以株行距24米、34米、45米、48米为宜,实行林农复合经营的平原宜采用株行距1212米、1.528~10米。

种植方法:杨树种植的养护措施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其特点是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为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绿化的树种。下面介绍一下杨树种植的养护措施。

杨树为卫矛科卫矛属常绿阔叶小乔木。用丝棉木作砧木嫁接杨树,树姿挺拔、四季常青,入冬后成熟的果实开裂,露出红色假种皮,绿叶红果,观赏价值极高,是北方寒冷地区少有的常绿阔叶乔木。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壤有机质含量0.8%以上的沙土、沙壤土、壤土、土均能很好生长。适应于pH值6至9、全盐含量2以内的土壤。高接高度1至1.8米,低接高度30至50厘米。行道树株行距3至6米,色块苗株行距20至30厘米,每平方米15至25株。

定植前每株施腐熟基肥2至3公斤,在降雨量180至400毫米的地区每年灌水3至4次,降雨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每年灌水2至3次。北海道黄杨耐修剪,要适时对旺枝打顶,增加分支量,使树形饱满。

以上就是杨树种植的养护措施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花卉种植常识:杨树锈病的防治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其特点是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为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绿化的树种。

杨树锈病的症状

杨树锈病是侵害杨树幼树和苗木的主要病害之一,杨叶锈病又名黄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嫩梢和冬芽。

初期被害叶片上出现橙黄色粉状斑点,黄粉(夏孢子)日益增多,成为再侵染的病原中心。夏孢子借风传播,再侵染新叶。

5、6月间最为严重,叶片病斑相连成片,常造成焦叶、落叶。冬芽受害后不能展叶或绉缩加厚,向叶背卷缩。叶柄、嫩梢被害形成条状病斑。雨季发病较轻,8~9月又进入第二次发病盛期。苗圃地易感此病。

杨树锈病的防治方法

①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0倍喷雾;

②65%代森锌500倍液;

③敌诱钠200倍液喷洒,每隔15天喷1次;

④发病时喷洒1∶1∶125~170波尔多液1次,以后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

花卉种植:杨树腐烂病的防治


杨树烂皮病又称臭皮病、出诊子,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其病因是由于树苗携带的或林间病株上的病原真菌的传播,与施用叶面肥、化肥、杀虫剂等无关。

杨树烂皮病的发病症状

干腐型:

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龟裂,甚至变为丝状, 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无固定形状,病斑在粗皮树种上表现不明显。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突起,此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在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速度很快,纵向扩展比横向扩展速度快。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即枯死。病部皮层变暗褐色糟烂,纤维素互相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有时腐烂达木质部。

枯梢型:

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1周后,上部枝条枯死。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方法

清除菌源

做树桩或篱笆用的杨树枝干上有大量病菌,而且在春季大量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成为侵染源之一。因此,做桩木用的树干应及时剥皮,做篱笆用的杨树枝干应在早春喷洒石硫合剂,铲灭菌源。

科学整枝

修剪应逐年进行,做到勤修、轻修、适时修、平时修,剪口要平滑,修剪下的枝条要运走或销毁。

“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花以她独特的魅力让很多人投身花卉种植。不同于赏花,种植花卉的学问则比较多,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为此,花卉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花卉种植:杨树种植之蛴螬防治》,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