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凭经验种养花草,有时会遇到不少困难,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烂茄”的发生与防治技术”,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烂茄是菜农对灰霉病、棉疫病、菌核病的统称。在冬春季节,大棚茄子烂茄以灰霉病为主,菌核病为辅,两者常交叉发生。主要症状为该病主要危害小果和青果,也可危害叶片。果实受害一般先侵染残留的花丝花托,然后向果实和果柄发展,从而致使果皮变成灰白色软腐,发病后期在果柄处长出大量灰白色霉层,以后果实失水僵化。但发病条件多以低温多湿为适宜,最适温度为23℃,最适湿度为95%,冬春大棚、温室、低温、光照不足或一周以上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目前,根据笔者对永嘉县枫林镇湖西、洋山头、包岙等大棚基地的调查发现,近80%的茄棚发生程度不等的烂茄病,严重的茄棚有40%的植株发病,通常发病率在15%左右,估计减少在20%左右。

现阶段气象条件主要特点是连续阴雨,气温回升不稳定,并不能排除倒春寒的可能性。针对此特点,对目前的大棚茄子提出如下防治意见。

一、防治原则对烂茄的防治,应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主,公学防治为辅。做到早防、早治、根治。

二、农业防治

1、开沟排水,避免田间积水,一般不干不灌水,必要时穴灌或灌跑马水。地势较低的田块更要做好排水管理。

2、覆草压水在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的茄棚,畦宽内要覆盖5厘米以上的稻草或其他作物秸秆,有效抑制水份的上升,减少空气湿度。

3、适当延长开棚时间白天平均气温高于15℃时,可以提早开棚时间,延迟关棚时间。开棚时间可以提早到早上7时,关棚时间可以推迟到4时。这样可以通过延长通风时间,有利于排湿。但同时也要注意茄子的生长情况。

4、整枝、打叶、摘除烂果一般情况下,摘除门茄以下全部侧枝及叶片。其他叶片以不相应遮荫为原则进行及时充分摘叶,加强植间通风,减少病害发生。及时摘除烂果,安全处理烂果。对摘除的叶片与烂果应做到到远离茄棚、远离灌溉水,集中焚烧或深埋,杜绝病菌再次侵染。有条件的菜农,可在大棚设置生石灰消毒带,可有效地防止带病入棚。

另外,据生产实践,摘除幼果残苗花瓣及柱头,防效可达80%以上。

三、化学防治

灰霉病菌极易产生抗药性。药物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高选择性的药物,并做到交替使用,严格按照浓度施药,全育期控制同一农药使用次数,保证无公害蔬菜生产。

1、药液蘸花:在配制防落素或2,4-D蘸花液中加入0.1%速克灵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然后蘸花,对有效地防止灰霉病的发生。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50%速克灵、50%扑海因、65%万霉灵、50%黑灰净、施佳乐、菌萨、腐霉利、农利灵一种与百菌清,配制成10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用3-4次。同时,要注意交替使用。

3、烟剂熏蒸或粉尘施药:如遇低温连雨天气,避免药剂喷洒增加棚内湿度,加重病害发生,可在发病期用10%速克灵烟剂,667平方米用药250-300克于傍晚闭棚熏蒸,也可用10%灰霉灵粉尘剂,667平方米用药1公斤,每507天施1次,连施2-3次。

另据介绍,采用得利冷发类制在傍晚时分进行防治有较好的防效。

xzH52.Com阅读延伸

乳茄


盆栽乳茄宜用盆口直径达30厘米以上的大花盆。乳茄喜疏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南方的酸性土和北方的碱性土中也均能生长,但盆土最好不要掺入换盆后留下的旧土。地栽也不要选择前茬是茄科植物的地块栽种,这样能明显减少病虫害,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

生长期每10-15天施1次稀薄肥水,孕蕾期多施磷、钾肥,或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于叶面,以促花促果。

春天苗期时保持根土半干半湿,不要浇水太勤,以免降低地温、影响植株生长,有条件的话可于春季加盖地膜,增加地温,促进根系生长。生长期充分浇水,夏、秋季开花结果时不要缺水。

乳茄不耐寒,生长适温为15-25℃,最佳挂果温度为20-35℃。在华南地区略加保护即可露地越冬,而华东、华中、华北地区冬天必须在室内越冬。可于霜降后搬入室内光线较好的地方,维持不低于10-15℃的室温。

如果通风不良会发生腐烂病、叶斑病,栽培过程中应注意通风,并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

如发生红蜘蛛虫害,可用三氯杀螨醇600倍液喷杀防治。

当植株长至30-40厘米高时,适当摘心2-3次,促使多发侧枝,形成丰满匀称的株形,也利于开花结果。盆栽保留3-4个枝杈,地栽保留5-6个枝权,抹去多余的腋芽和分枝。

乳茄常用播种法繁殖。浆果成熟后取出种子,干燥贮藏,南方在3月份播种,北方在4月份播种,深度在0.3-0.4厘米,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种子发芽出土后,苗前期要遮阴,以后逐渐多见阳光,并加强肥水管理,待苗高15厘米左右即可定植盆栽。地栽行距60厘米×80厘米即可。

乳茄果实除观赏外,还可药用,具有消炎镇痛、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心胃气痛、淋巴结核、腋窝生疮等症。

黄金果(乳茄)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黄金果的病害及其防治

叶斑病

黄金果在养殖过程中,会有叶斑病的危害。一般叶斑病会黄金果的叶片,使其叶子出现病变,所以在发生叶斑病的时候需要及时的进行防治,可以喷洒一些抗菌的药剂。

炭疽病

黄金果,也会有炭疽病的危害。炭疽病有时候危害会比较严重,所以也是不可忽视的疾病。对炭疽病的防治,也是需要使用药剂进行喷洒。

黄金果的虫害及其防治

红蜘蛛

黄金果在养护期间,偶尔会有红蜘蛛的危害,发生红蜘蛛危害的时候,可以使用40%的氧化乐果进行喷杀。

介壳虫

介壳虫危害不常有,但是发生介壳虫危害容易引发煤病。发生介壳虫危害的时候,可以用药剂进行喷杀,一般在养殖期间,可以套袋防止害虫侵袭,注意套袋要封紧。

蚜虫

蚜虫也是黄金果容易发生的虫害,一般会吸取黄金果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可以喷药防治。

果蝇

果蝇一般是东方果实蝇危害,危害比较严重。可以使用天然的药剂来诱虫捕杀,或者是给黄金果的果实套上塑料袋。

红茄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红茄,拼音:liúlídiàn

拉丁学名:SolanumintegrifoliumPoir.

别称:南瓜茄、非洲红茄、冬海红、扁茄、金茄、车轮苦瓜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亚目:

科:茄科,亚科:

族:茄族,属:茄属

形态特征

红茄一年生草本,高约0.7米,茎,叶下面,叶柄及花梗均被5-9分枝有柄或无柄的星状绒毛,小枝黑褐色,毛被初时较密,以后逐渐脱落,具疏稀的浅黄色皮刺,皮刺先端深黄褐色,锐尖,基部淡黄色,宽扁,直或微弯,长2-5毫米,基部宽约1-2毫米。上部叶常假双生,不相等,叶片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10-20厘米,宽6-14厘米,先端三角形,渐尖或钝,基部不相等,边缘作不规则的波状深裂,裂片三角形,上面疏被单毛及4-(8)分枝较短的星状绒毛,下面苍白色,常亮绿或暗绿,密被5-9分枝较长的淡黄色或灰绿色星状绒毛,以7-9分枝的较多;中脉在两面均被较密的星状毛及稀疏的钻形直刺,很少有不具的,刺长约3-7毫米,基部稍宽扁,侧脉每边4-7条,很少具有细皮刺;叶柄长约2-7厘米,具有与中脉相似的皮刺。花序腋外生,短,约3-8朵花,最下面的花基生,花序单1或分枝,较上部花密集,轴长约10-15毫米,花梗长约5-12毫米,具有长约0.5-2毫米的皮刺,花5数(栽培的常6-9数),萼钟形,直径约0.8-1.5厘米,外面被星状毛,萼筒上具有与花梗相似的直刺,萼齿稍不相等,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5-7毫米,宽约3-4毫米,先端急尖,反卷;花冠白色,略带紫晕,星形或近星状辐形,直径约15-25毫米,内面及外面均被星状绒羌,花冠筒长不到1毫米,冠檐长约6.5毫米,瓣片披针形,长约6毫米;花丝长约0.6-1毫米,无毛,花药披针状椭圆形,长4-5毫米,宽0.7-1毫米,两端凹缺,孔顶生;子房近圆球形,直径约2.5-3毫米,4-8室,具槽,下部光滑,上部密被星状毛,花柱直立,长约5.5-7.5毫米,被具柄星状毛,柱头厚而钝,2-4浅裂。浆果橙黄色或猩红色,圆形,顶基压扁,直径约1.5-2厘米(栽培的可达3.7-4.6厘米),具4-6沟棱,每棱上又往往有1浅沟。种子肾形,淡黄色,直径2-3.5毫米。

生长习性

红茄喜温暖,喜光照,喜肥水,夏秋季节不怕太阳晒,但怕冻。我国河南嵩县,海拔350米、云南昆明及西双版纳,海拔1200-1800米均见栽培。或为非洲原产。

药用价值

红茄果实除观赏外还可药用,具有消炎镇痛、散淤消肿的功效。

红茄图片

玫瑰茄丰产种植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不了解的朋友如果第一次听到玫瑰茄这个名词,是不是和小编一样以为是一种长得像玫瑰的茄子,其实玫瑰茄是一种中药材,味道酸,可以解酒和降血压等。玫瑰茄怎么种?下面由小编为您带来!

1特征特性

玫瑰茄为热带植物,适宜在热带、亚热带短日照条件下生长,具有喜温、耐旱、适酸的特性。对土地适应性广,无论山地、丘陵、平原均可种植。在漳浦县种植全生育期210天左右,所需积温5402℃,种子发芽适温16-18℃苗期生长适温为20-28℃,蕾期适温为25-28℃开花至成熟期要求日均温度为23-25℃,全生期所需光照为1385小时。

1.1植物学形态特征

玫瑰茄株高1.5-2m。茎淡紫色;叶互生,下部叶卵形而不分裂,上部叶掌状三深裂,叶柄长2-8cm;花单生于叶腋,花萼杯形紫红色,疏生粗毛及刺,花冠黄色,直径6-7cm;蒴果卵球形,种子多枚,肾形。

1.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玫瑰茄为热带植物,生长在北纬30度以南,海拔600m以下的丘陵与平地。适宜在短日照条件下生长。具有喜温、耐旱、适酸的特性。对土地适应性广,无论山地、丘陵、平原均可种植。在漳浦县种植全生育期210天左右,所需积温5402℃,种子发芽适温16-18℃苗期生长适温为20-28℃,蕾期适温为25-28℃开花至成熟期要求日均温度为23-25℃,全生育期所需光照为1385小时。

2种植技术

2.1园地选择与整地:应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酸性红壤、赤红壤或沙质壤土种植较好。每亩施土杂肥1500kg或钙镁磷肥100kg做基肥,施后翻耕,耙细整平。

2.2播种:适宜种植季节为“谷雨”至“立夏”。采用直播或点播,也可以育苗移栽。株行距为50cm-70cm×100cm,每亩种植900-1000穴(早熟种可以密些,晚熟种可以稀些),每穴播种5-6粒种子。播种后保持田间湿润,利于出苗。

3田间管理

3.1适时间苗、中耕:幼苗长15cm高时就要进行第一次间苗和补苗,每穴留2-3株,第二次间苗于苗高25cm时进行,每穴留1-2株壮苗,缺苗的可移苗补植。苗高30cm,结合追肥培土,适时进行中耕2-3次。当苗长至100cm高时要进行打尖,促使枝壮、花多、萼肥。

3.2肥水管理:除施足基肥,还应适时追肥。当苗高25cm或移栽后半个月要进行第一次追肥以促分枝的生长,每亩施尿素10-15kg;第二次在8月份现蕾前后进行,每亩施腐熟饼肥或复合肥50-100kg或人粪尿1000-1500kg,施后盖土,以促花蕾形成和开花结果。玫瑰茄结蕾期遇干旱易造成落花落蕾,旱期应做好灌水,以利提高产量,阴雨天气注意开沟排水。

4病虫害防治

玫瑰茄主要病害为白绢病和根颈腐病。白绢病发病时期多为6-9月份,发病初期根变色、腐烂,叶片退绿发黄,后期向上侵染主茎,高温高湿天气茎基部可见到白色菌丝包绕,皮层与木质部发黑干腐,最后植株枝叶枯萎。

防治措施:实行轮作;发病初期拔除发病中心病株,并撒施石灰粉消毒,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浇施根部土壤;根颈腐病发生时呈现黄褐色凹陷病斑,病斑扩展后导致根茎部腐烂,外皮纵裂,内部纤维外露,缢缩变细,全株枯萎。防治措施:播种前种子用50%多菌灵400倍液浸10分钟;发病期间用多菌灵800倍液、退菌特500-600倍液混合喷雾7-10天一次,连续2-3次。

主要害虫有蚜虫、卷叶虫、地老虎、蝼蛄、蟋蟀等,可采用乐果或吡虫啉等农药喷雾防治,地下害虫可用撒毒饵诱杀或撒施辛硫磷颗粒剂毒杀。

根颈腐病发生时呈现黄褐色凹陷病斑,病斑扩展后导致根茎部腐烂,外皮纵裂,内部纤维外露,缢缩变细,全株枯萎。防治方法:播种前种子用50%多菌灵400倍液浸10分钟;发病期间用多菌灵800倍液、退菌特500-600倍液混合喷雾7-10天一次,连续2-3次。

5采收

一般在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植株叶片变黄,花萼肥厚,口感酸甜,籽粒变硬呈褐色时适宜采收。采摘时选晴天进行,采回的果先晒或摊晾1-2小时,使花萼失水形成离层,然后剥离花萼与果实。剥离的花萼要选择干净场地及用具晾晒,晒干后的产品要选用干净的袋子密封包装。玫瑰茄具有酸性,很容易霉变,要及时晾晒。

白蛋茄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白蛋茄,拼音:báidànqié

拉丁学名:SolanumtexanumTen.

别称:巴西金银茄、看茄、观赏茄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茄目,亚目:

科:茄科,亚科:

族:,属:茄属

形态特征

白蛋茄一年生草本,形态及习性均似茄子,高约30cm,叶互生,于叶腋间抽出单花,夏季开花浆果,白色成熟时较黄,椭圆形,长约5cm,形似鸡蛋。花期春季,果期夏秋。

生长习性

白蛋茄原产巴西,喜温暖向阳,排水良好的壤土。

白蛋茄图片

大花茄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大花茄,拼音:dàhuāqié

拉丁学名:SolanumwrightiiBenth.

别称:木番茄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亚目:

科:茄科,亚科:

族:茄族,属:茄属

主要产地

广东

形态特征

小枝及叶柄具刚毛及星状分枝的硬毛或刚毛以及粗而直的皮刺。大叶片长约30厘米,宽约15-20厘米,常羽状半裂,裂片为不规则的卵形或披针形,上面粗糙,具刚毛状的单毛,下面被粗糙的星状毛。花非常大,组成二歧侧生的聚伞花序。花梗长约1.2厘米,密被刚毛,萼长1.5-1.7厘米,密被刚毛,5深裂,裂片披针形,具有长钻状的尖;花冠直径约6.5厘米,宽5裂,每个裂片外面中部披针形部分被毛,内面中间部分宽而光滑;花药长约1.5厘米,向上渐狭而微弯。

生长习性

大花茄原产南美玻利维亚至巴西。喜高温,耐热、耐旱、不耐寒。不择土壤,喜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

大花茄图片

碧冬茄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碧冬茄,拼音:bìdōngqié

拉丁学名:PetuniahybridaVilm.

别称:矮牵牛、灵芝牡丹、撞羽牵牛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亚目:

科:茄科,亚科:

族:夜香树族,属:碧冬茄属

形态特征

碧冬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叶片卵形,顶端急尖,侧脉不显著,花单生于叶腋,裂片条形,顶端钝,果时宿存;花冠有白、粉、红、紫、蓝甚至黑色,以及各种彩斑镶边等色;花冠单瓣、半重瓣、瓣边褶皱状或呈不规则锯齿状,有各式条纹,漏斗状,花柱稍超过雄蕊。蒴果圆锥状,种子极小,近球形,褐色。

生长习性

碧冬茄是一个杂交种,长日照植物,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它生长适温为13℃至18℃,冬季温度在4-10℃。

碧冬茄图片

花卉大全《“烂茄”的发生与防治技术》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防治花卉烂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