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不管是有无生活情趣,花都在那里,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种植花卉是一个精细而有耐心的工作,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月季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危害月季、蔷薇科植物等花卉,5月中下旬初次侵染,6、7月份蔓延,受害后,叶面、嫩梢上生一层白色粉状物,发生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吧!

危害症状

白粉病危害月季的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叶染病后,叶片皱缩、卷曲呈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染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的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这是白粉病的典型特征。

发生规律

白粉病一般在温暖、干燥或潮湿的环境易发病,降雨则不利于病害发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钙或钾肥时易发该病,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严重。温度变化剧烈,花盆土壤过干等,使寄主细胞膨压降低,都将减弱植物的抗病能力,而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湿及时浇水。温室栽培时,应增加通气,使湿度不致过高。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保持健壮的植株,本身就抗御了自然界栽培技术杂菌的侵袭。

2、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月季,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早春修剪和销毁所有死亡的感病枝梢,可以减少侵架来源。初期病叶应及早摘除。

3、使用药剂防治时喷药要全面周到,保护好幼嫩部位,新梢生长盛期和雨季应增加喷药次数,发病初可选用15%粉镜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50%多流悬浮液3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75{百菌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xzH52.CoM品读分享

花卉种植技术:芍药白粉病的防治


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芍药白粉病的症状

叶片上产生白色粉霉斑,常扩大接连成片,甚至覆盖整株叶片和茎杆,引起植株早衰或枯死。

芍药白粉病的传染途径

病菌以闭囊壳(病叶上小黑点)在病残体上越冬,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以分生孢子不断进行再侵染。

芍药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施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时,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度,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或冷窖)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天,喷药后受病害部位的白层暗灰色,干缩并消失。

花卉种植科普:牡丹白粉病的防治


白粉病表现为叶片上产生白色粉霉斑,常扩大接连成片,甚至覆盖整株叶片和茎杆,引起植株早衰或枯死。下面介绍一下牡丹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叶片上产生白色粉霉斑,常扩大接连成片,甚至覆盖整株叶片和茎杆,引起植株早衰或枯死。

病原物:ErysipheaquilegiaeDC.etMer.,称耧斗花白粉菌。

传染途径:病菌以闭囊壳(病叶上小黑点)在病残体上越冬,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以分生孢子不断进行再侵染。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施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时,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度,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或冷窖)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天,喷药后受病害部位的白层暗灰色,干缩并消失。

以上就是牡丹白粉病的防治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紫薇煤污病和白粉病的防治


煤污病和白粉病是紫薇树苗常见的病虫害,根据我场和本人对紫薇树苗的实践,我们认为,要提高紫薇树苗的成活率,促使树苗健壮生长,应着重掌握以下对紫薇树苗煤污病和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紫薇煤污病
症状:首要损害叶片和枝条。在叶片正面和枝条、叶柄上,布满一层黑色的煤粉状物,影响光合作。煤粉状物有时可以剥落或被暴雨冲刷失踪。
病原:属于真菌中半知菌亚门的煤炱菌,菌丝暗褐色,串珠状,蒲伏于叶面。分生孢子形态多样,单胞、双胞或砖格状。分生孢子器竖立,长棍棒状,淡褐色,单胞,长3-4微米,宽2-3微米。分生孢子器也有近球形的,直径49-70微米。
传染路子:病原菌以菌丝在病叶、病枝等上越冬。由紫薇绒介及紫薇长斑蚜年夜量发生后,以其渗出出的粘液为营养,诱发煤污病菌年夜量滋生,6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紫薇绒介及紫薇长斑蚜的为害盛期,此时高温、高温有利于此病的发生。
防治体例:应实时防治好紫薇绒介及紫薇长斑蚜,是预防煤污病的关头身分。
紫薇白粉病
症状:紫薇白粉病在叶嫩梢和花蕾上发生。春夏日嫩梢、叶感病后扭曲变形,上覆一层白粉。叶开展后即可感病,叶上病斑圆形,上覆白粉。严重时也可连成一片。病叶提前脱落,影响发展。花受侵染后,概况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踪去不雅鉴赏价值。
病原:为南方钩丝壳菌(UncinulaaustrolianaMcalp.),属核菌纲、白粉菌目。在叶两面生。
传染路子:紫薇白粉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发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布,侵染风险。病害一般在5月份起头发生,6月份趋于严重,7-8月份天色炎热时遏制或较轻,9-10月份又可再度病重。下部萌生的枝叶感病要重,场地湿冷、闷热、通风透光不良时病重。
防治体例:
1、园艺防治:紫薇萌生力强,沉的成树可于冬季剪除所有昔时生的枝条,断根病落叶,病梢,可以减轻侵染。家庭盆栽紫薇应实时摘除病叶,并将盆花放置在通风透光处。
2、药剂防治:可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4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于5月中旬起,每隔10天喷1次,共喷3-4次。
友情提示:关于紫薇树苗更多资讯请登录爱花卉网(/)了解,遇到任何关于苗木问题我们都会尽可能的帮您解答,不至于让您束手无策。

花卉种植常识:紫薇白粉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紫薇树形优美,树干光滑洁净;顶生圆锥花序,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季少花季节,而且花期长。紫薇在我国分布很广。紫薇也是一种容易遭受病虫侵害的园林绿化树种,白粉病是紫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发病后常使紫薇叶片枯黄、脱落,直接影响树势和观赏效果。

紫薇树形优美,树干光滑洁净;顶生圆锥花序,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季少花季节,而且花期长。紫薇在我国分布很广。紫薇也是一种容易遭受病虫侵害的园林绿化树种,白粉病是紫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发病后常使紫薇叶片枯黄、脱落,直接影响树势和观赏效果。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紫薇白粉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一、紫薇白粉病表现症状

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并且嫩叶比老叶容易被侵染。该病也危害枝条、嫩梢、花芽及花蕾。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褪色斑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白色粉状霉层变为灰色。花受侵染后,表面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受白粉病侵害的植株会变得矮小,嫩叶扭曲、畸形、枯萎,叶片不开展、变小,枝条畸形等,严重时整个植株都会死亡。

二、紫薇白粉病发生规律

紫薇白粉病是以菌丝体在病芽、病枝条或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天温度适合时,越冬菌丝开始生长发育,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并借助气流传播和侵染。天水地区,病害一般在4月开始发生,6月趋于严重,7~8月会因为天气燥热而趋缓或停止,但9~10月又可能再度重发。白粉病在雨季或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发生严重,偏施氮肥、植株栽植过密或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三、紫薇白粉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园艺防治 紫薇萌枝力强,所以对发病重的植株,可以在冬季剪除所有当年生枝条并集中烧毁,从而彻底清除病源。盆栽紫薇如果发现感染了白粉病,要及时摘除病叶,并将盆花放置在通风透光处。田间栽培要控制好栽培密度,并加强日常管理,注意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3、药剂防治 春季萌芽前可喷施波美3~4石硫合剂;生长季节发病时可喷施必菌鲨800-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即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发病严重时,可以喷施喷克菌2000-3000倍液,能及时有效的控制病害的发生。

“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种植花卉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花卉种植的技巧和学问是需要学习和摸索的,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以下是花卉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