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了解花卉行业:节俭风来袭 花卉商转型主攻个人市场",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精简会议不摆放花草”的规定直接影响了省会的公务用花市场。花卉商转型主攻个人市场,原来专供单位会议的绿植、大型盆栽降价卖给个人,婚庆用花品种更多服务更全了。

会议用花降价出售、出租的摆花撤到库房、送花的货车少了一半多……这是记者在省会几家花卉市场看到的情景。在中央8项规定精神的倡导下,公务用花直线下降,使得一些靠公务用花为主的花商门庭冷落,不得不打出“降价”“出租”的牌子。

在西三教花卉市场,一位专门负责送花的司机说,以前生意红火的时候,每天送好几个单位,一辆车都跑不过来,现在是好多天没有一趟生意,货车闲置,还不如去拉点别的活儿。一家摆了各种盆栽的花卉基地的老板说,跟以前比,公务用花至少减了九成,现在他们也就靠个人买花来维持。而以前会议用花最为流行的“租摆”更是冷落到“入库”,不少花商直接收起了“租摆”的样品,换成盆花,“省得占地方”。一家花木基地的李经理说,今年的重点是把婚庆市场做好,比如多设计一些花车的造型,做得漂亮些,价格优惠些;还有就是加大宣传,多方联络,跟婚纱影楼等一些相关单位加强联系,多拉点顾客。

在东岗路上的一家花木市场,不少盆栽在降价出售。一位花商说:“只要不赔钱,卖就卖了吧。”几位花商聚在一起讨论今年的市场行情,如何针对个人生意动动脑筋成为共识。除了降价销售之外,花商们正准备从网上查些资料,哪些花适合摆在卧室,哪些花适合摆在客厅,做个展牌,平时也跟顾客多介绍一些,对生意有好处。

XZh52.coM延伸阅读

了解花卉行业:信阳花木市场销售火爆


俗话说:“七九八九,种花插柳。”又到了栽花种树的好时节,近日,记者在民桥桥头发现,沿浉河南路方向道路两旁摆了不少苗木摊位,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

记者在现场看到,花木种类繁多,果树类有木瓜、樱桃、柿子、石榴、桃树等,花卉类有茶花、兰草、月季、栀子花、腊梅等,还有松树等一些盆景。一位商贩告诉记者,这些苗木大部分都是嫁接好的品种,根部泥土保存完整,方便市民栽种,而且成活率高。“现在主要是零卖,前几年直接买盆栽花卉的人比较多,现在很多市民都喜欢买树苗自己种,图个乐儿。桂花苗、柿子苗都比较畅销。”

市民张奶奶刚挑选到一棵小柿子树苗,准备栽在自家小院儿里。“别看我70多岁了,但是我家小院儿里的桃树、樱桃、石榴都是我自己种的,去年我还搭了葡萄架。”张奶奶告诉记者,“种这些并不是为来年能吃多少果子,把这些树种在院子里,为它们浇水施肥,看着它们抽叶开花,这个过程是充实的、快乐的,这样才更有生活气息,既锻炼了身体又美化了环境,一举两得。”

种了七八年果树的张奶奶还向记者传授了选苗和栽种的一些小方法。她说,选树苗时要看树干直不直,看根是否完整,看叶芽是否充实饱满,看叶面是否有锈斑。另外种植的时候也很关键,“花栽深,树种浅”。“像柿子等果树,种浅一点有利于根扎得更深。”张奶奶说道。

了解花卉:北京花卉产业期待“美丽转型”


初冬时节,万物渐入萧条,已是上午10点,在北京延庆县四海镇的花卉资源圃温室内,小刘已忙出一身汗来,将一盆盆含苞待放的鲜花剪修完毕,码放整齐。小刘每天的工作就从伺候这些花花草草开始。

四海镇位于延庆东部山区,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昼夜温差大,利于花卉在夜间积累养分,白天光照足,又能促进花卉生长,独特的自然条件,成为该镇花卉产业的天然优势。从2024年开始,四海镇着手发展京郊花卉产业,1200多名粮农从此当上了花把式。小刘就是这上千名花农中的一员,同时他也是一名花商,在位于北京海淀区西三旗的通厦花卉批发市场拥有一个摊位。

花农心中担忧多

“过去种玉米,一亩地满打满算能收入六七百块钱。如今种花,一亩地少说也能收入个3000元左右。”作为四海镇发展花卉产业的受益者,小刘对记者说,当初镇上刚刚推广花卉种植时,他并不看好,可后来看到很多村民开始种花,也就动了心。

作为花农兼花商,小刘表示,由于受2024年北京奥运会、2024年第七届中国花博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带动,这几年北京的花卉产业无论是育种还是销售方面,发展势头都比较良好,不仅引进了大量的优新花卉产品,而且随着现代流通体系逐步移入花卉产业发展中,花卉市场的经营管理及后续服务也变得更加专业化。

“虽然花卉发展前景不错,但是,和种庄稼相比,我心里总觉得有些不踏实。”小刘话锋一转说道,要想在花卉产业上取得发展,就必须建设和完善花卉基地水利配套设施、日光温室大棚和冷库等相应的服务设施,而要搞好这些建设,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花农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足,而乡镇政府财力有限,对于扶持花卉产业发展也没有具体的优惠政策。”

“另外,配套设施产品也比较缺乏。”小刘说,目前北京的很多花农在花卉种植上仍然以传统的露天和简易大棚为主,种庄稼所用到的喷灌、滴灌等设备在花卉种植中很少用到。整地、作畦、播种、育苗、中耕、采收等日常管理作业还是以人工为主,机械化程度不高。

京台发展有较大差距

小刘的这种担心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五届京台科技论坛农业专题论坛中,受到了两岸农业产官学界代表们的关注。

“北京花卉产业发展不仅仅是面临着资金和设备缺乏的问题。”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史亚军对记者说,北京发展花卉产业还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区域特色花卉品牌,花卉产业布局不明确,花卉产品品质参差不齐,花卉企业融资和保险困难等诸多瓶颈。“为解决这些问题,北京市已明确提出北京花卉产业要大力实施投资驱动的结构升级战略。”

“虽然北京目前正处于向花卉现代化经营迈进的阶段,但是和台湾相比,两地间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台湾花卉发展协会总经理钟国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台湾花卉产业是规模小而美丽的产业,目前已完全实现了精致化与科技化。”

钟国成表示,台湾农业管理部门不仅重视花卉新品种的引进与开发,而且提供研发经费;农业研究机构与花农之间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农技人员不仅经常下乡辅导花农,而且能及时把研究成果传授给花农,在种植中广泛应用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在花卉交易方面,采用产销分离模式,有利专业化生产。为保证市场规范和花价稳定,台湾有关部门每月还会提供花卉资讯,使花农能够根据信息适时调整生产,同时,花卉产销公司也会向花农提供一些措施和市场行情,提前告知所有的“预警”信号。

对比台湾花卉产业的发展,钟国成认为目前北京的花卉产业刚刚起步,大部分还停留在生产商直接对客商的交易层面,在这种缺乏有力竞争的环境下,生产商很难提高花卉品质,而且会出现很多短期投机性质的市场行为。

专家对症开良方

“从台湾花卉产业发展中可以看出,北京花卉产业的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加速花卉产业化进程,向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转变,最终实现现代化。”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李强说。

“由于花卉生产的分布没有统一规划和布局,北京花卉产业该往哪个方向发展趋势不明显。”李强表示,大陆有一些省份已形成多样化、区域化趋势的花卉产地,比如福建漳州的水仙、贵州的高山杜鹃、山东菏泽与河南的牡丹,而北京却没有自己的特色花卉,未来应加大花卉新品种的研发,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同时,要实施花卉品牌强市战略,着力提高花卉品质,此外,还要创新多元化的花卉生产经营机制。

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处长徐佳看来,要实现北京花卉产业升级,还要加大花卉科研成果产出,提高花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鼓励开展花卉产业的配套技术研发创新,重点支持花卉生产基质、肥料、采后处理、冷链物流设备等配套技术的研发。徐佳表示,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转变资金技术投入方式,完善花卉市场流通体系,优化花卉消费环境体系,开展花卉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建立花卉产业相关标准和花卉产业风险防范机制,规范花卉生产技术质量体系。

在本期报道截稿之际,记者打电话告诉小刘,他所担心的问题已得到产官学界的关注,并有专家就此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小刘听说之后兴奋地表示,“这下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了解花卉行业:节俭风来袭 花卉商转型主攻个人市场》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行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