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了解花卉:四川省开江县召开银杏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会",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四川省开江县林业局组织召开了银杏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会,力争打造“中国西部银杏之乡”,培育一支市场意识强、实践能力高的银杏专业技术队伍。来自全县各乡、镇、村的银杏专业技术人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会上,四川银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银杏栽培技术专家刘学忠主要讲授了银杏采叶园和银杏挂果树的栽培技术及管理。刘学忠结合开江县实际情况,就银杏产业发展的前景及如何抓、怎么抓做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对银杏采叶园的园地选择、苗木栽植、管理措施及采叶与干制过程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并以图片形式对银杏挂果树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人工授粉进行了系统讲解。同时,开江县林业局还免费为银杏专业技术人员发放了银杏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相关资料。

通过此次培训,使银杏专业技术人员全面、系统地掌握了银杏标准化栽培技术,增强了发展银杏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参加培训的银杏专业技术人员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做好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工作,把今天学到的技术全部传授给群众,带领群众把银杏产业做大做强,使群众增收致富。

xZh52.cOm同步阅读

花卉百科:四川省青川县八措施打造“中国银杏之乡”


为努力寻求一条林农长远增收致富之路,四川省青川县委、县政府在充分把握县情和市场行情基础上,决定大力发展银杏这一珍稀林木产业,实施银杏富民工程,着力打造“中国银杏之乡”。

一是坚持科学定位。政府以产业发展资金为“引子”,前期无偿为每位农村群众提供10株银杏树苗,后期通过打捆项目、整合资金、民间投入等办法,4年内人均栽植银杏树50株,总量达到1100万株。5年后实行出售一批、补植一批的办法,确保户户都有致富门路,人人都有增收保障。

二是强化苗木供应。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原则,发展初期由县政府统一招标采购,并坚持就近排栽、就近育苗、就近供应的原则,大力发动群众自主育苗,力争在2至3年内繁育合格苗木880万株。

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全县成立银杏产业发展办公室,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县开展县、乡(镇)、村、社四级培训,让农民边学边干,真正成为技术明白人。

四是抓好大苗栽植。各乡镇组织群众就地就近调取2至3年生大苗,充分利用四旁地、自留山、自留地、宜林荒山荒地等地势平缓、水肥条件较好的区域栽植银杏。大力推广银粮、银菜、银药复合种植模式,加快银杏生长速度,提高耕地种植效益。

五是强化科学管护。牢固树立“三分栽,七分管”理念,积极开展秋后中耕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并及时对新栽植银杏实行挂牌管理,切实营造了全民爱树、护树、管树的良好氛围。

五是强化科技攻关。加强银杏产业研究,引进专业人才从事银杏研究工作,积极争取国内知名专家和科研院所支持,把青川建成国家银杏科研试验种植基地,建立全国银杏品种园,为打造“中国银杏之乡”奠定物质基础。

六是实行联网销售。建立银杏专业网站,或在绿化苗木及园林绿化等其他网站开设专栏,收集和发布银杏风景树木市场供求信息。建立覆盖所有乡(镇)、村的银杏信息网络体系,互通有无,确保农民增收致富。

七是加大政策引导。把银杏栽植与扶贫解困相结合,苗木采购实行政府补贴10株,农户因栽植、管护不到位而造成苗木死亡的,按“死亡一株、重栽一株”的要求补植到位。农户出售银杏风景林木时,免收相关税费;流通中介组织收购、贩运银杏风景林木时,实行税费优惠。

八是加强宣传发动。以“一人十株银杏树,十年就成富裕户”为主题,切实把“银杏富民工程”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民生工程,与实绩考核、评先选优挂钩,形成了全民推进银杏产业发展的高潮。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银杏155万余株,其中野生银杏树20万余株,人工栽银杏大苗135万株;培育银杏苗木600余亩1400万株,银杏富民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花卉百科:四川花木出省 亟须“标准化”助推


1月9日至10日,首届四川花木产业机遇与发展论坛在成都市温江区天府花城举办。来自四川省内以及浙江、云南、重庆、江苏、河南、上海等地的花木生产企业、协会组织、行业媒体等近百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论坛中,无论是四川省内从业者的自我剖析,还是省外同行的献计献策,经过深入交流,与会代表形成共识,即以标准化生产提高苗木质量,促进四川花木业升级发展。

近年来,西南地区园林绿化市场不断升温,引起该地区苗木生产者的极大关注。重庆市园林商会会长陈新力在论坛发言中称:截至2024年,重庆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要达到39%,而该市现有苗木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求,需要大量从外地特别是四川采购苗木。云南省昆明市苗木行业协会秘书长乔智刚也表示,昆明绿化市场近年来需求增长迅速,2024年投入绿化资金40亿元,2024年70亿元,2024年将达到110亿元。受产能局限,昆明绿化用苗80%需从外省购进,四川是其最重要的采购地之一。

面对昆明和重庆这两个巨大的需求市场,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四川花木业可谓近水楼台。不过,上述两位发言者在讲话中也明确指出,需要规模化采购具有一定标准的苗木产品。而这,正是四川花木产业的软肋:总产量庞大,标准化产品不多。

据四川省花协苗木流通分会会长朱拥军介绍,该省花木生产面积近80万亩,但其中70%是低品质苗,缺乏统一的商品标准,从业者多为零散农户。“即使是花木生产水平相对发达的温江区,标准化依然是当地13万亩花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温江区花卉园林局局长汪鑫说。

与此同时,花木物流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在四川的出现,也对标准化苗木产品生产提出了要求。温江区花木电子商务中心董事长刘庆荣介绍了通过电子商务促进花木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并表示其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网上支付、数字认证、物流协同等工作流程均已初具规模。但很明显,如果没有标准化生产的苗木产品作为货源,电子商务难以开展。

四川苗木业中的一些领军企业已经迫切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在实地参观考察活动中,温江青春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300多亩的基地内,6米多宽的道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粗度、定干高、冠幅都很一致的红枫和垂丝海棠,且全部为容器栽培,并配备滴灌设备。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之高,令人震撼。

浙江花协苗木流通分会会长孙妙夫通过讲解和图片演示,让与会者了解到产品定位的重要性以及现代化标准化苗圃应有的景象。他在郫县建立的1500亩苗木基地中,按照相同标准种植了大量紫薇、桂花、樱花等。另外,针对北方如北京、天津、西安等大中城市,他还生产了很多大叶黄杨、小叶女贞、贴梗海棠、蜡梅等造型产品。“从事造型工作前,我会对所有造型师进行培训,保证制作出的造型苗具有一致的树形。”孙妙夫说。

对于今后如何推行标准化生产,四川省花协苗木流通分会秘书长朱廷朴给出的答案是:联合从生产到应用的多个环节的企业及业界人士,共同制定苗木生产标准和商品标准。生产标准要切实可行,商品标准应具有前瞻性。汪鑫则提出,在未来3至5年时间里,把温江几十个优势品种的标准制定出来,推广实施,促进产业升级。

乐山市五通桥区花木协会会长谭祖全表示,参加论坛让他看到了差距,也认识到了标准化的重要性。今后,将以协会为载体,引导和带动会员向标准化生产靠拢,尤其是茶花、茶梅和黄桷树等乐山的特色品种。

本次论坛由四川省花卉协会、成都市花卉协会、四川省花协苗木流通分会等主办。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了解花卉:四川省开江县召开银杏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会》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标准化栽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