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行业是现在比较火的行业,花是具备观赏价值的一种植物,种类繁多。花是代表美好的,每一种类的花代表的意思都是不同的。“爱花卉网”小编特向您推荐"花卉百科:广东林业产业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希望您看完这篇文章能够更加了解花卉行业。

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引导调控,强化政策、资金和科技扶持,强力培育龙头企业,搞好行业服务,促进了全省林业产业有序、稳定、持续发展。以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越做越大,以林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越做越强,以森林旅游、市场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越做越优,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林业产业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基本形成了资源培育、加工生产、产品研发、市场服务、森林文化等比较完善的林业产业体系。全省林业产业产值多年来位居全国第一,由2024年几百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3328亿元。

林业产值增速快,木材加工业产值占主导地位。到2024年,全省林业产业总值已达3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占全国林业产业总值的10.8%。从产值构成来看,木材加工产值就占2744.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产值占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的84.7%。全省林业产业产值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产值位居全国第一。

传统产业优势凸显,多个产业居全国前列。木材加工业发达,现有木材加工经营单位有2万多家,其中:木竹家具企业6000多家,人造板企业260多家,木地板企业180多家,造纸企业400多家。经过多年发展,广东省木竹家具、人造板、木竹浆纸等特色产业优势凸显。2024年广东省家具业产量占全国的27.72%,出口量占全国的38.4%,产量和出口量均名列全国第一;人造板稳步发展,年生产人造板784.11万立方米,其中威华公司中密度纤维板年生产能力达160万立方米,位居亚洲首位;广东威华股份有限公司中密度纤维板年生产能力达150万立方米,位居亚洲首位;东莞玖龙、理文、广州造纸厂和湛江晨鸣纸业等造纸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龙头地位。林化、林产品专业市场蓬勃发展,广东省林产化工松香出口量达16万吨,居全国第一。以林果为主的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荔枝、贡柑、沙糖桔等林果形成一区一品产业基地。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广东省森林资源培育、森林生态旅游、珍贵树种、油茶、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野生植物培植、废旧木材循环利用等林业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一是广东省海南黄花梨、檀香、沉香等珍贵树种的种植和推广,在全国已形成品牌效应。二是森林生态旅游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长隆旅游度假区成为国家级首批“5A”景区,保利(东莞)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公司建造高品位的森林生态景区。三是油茶业迅猛发展,广东省油茶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油茶原料基地建设和茶油产品深加工研发处于全国前列。四是野生动植物培育利用业已初具规模。广东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野生植物培植及其产品经营利用企业进出口产值位居全国前列。长隆集团在引进、培育、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上发挥着引领和导向作用,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开辟新途径。五是木材加工“三剩物”和废旧木料得到较好回收利用。顺德沃德森公司利用废旧木料生产中纤板获得成功,每年处理消化70万立方米以上废旧木材、废旧家具和“三剩物”。

民营企业基础好,成为产业发展主力军。政府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运作外部环境,广东省各类民营资本纷纷进入林业产业行业。历经国际金融危机考验,经转型升级,广东省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影响不断扩大,产业发展逐步走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格局,许多民营企业成为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广东省林业产业产值90%以上来自民营企业。

xZh52.cOm同步阅读

花卉百科:广东省林业厅要求各地加强林业检疫执法工作


当前,正是薇甘菊、松材线虫病防治的最佳时期,同时“绿盾2024”林业检疫执法检查行动即将进入检查阶段,工作繁重,任务艰巨。广东省林业厅巡视员陈俊勤在2024年林业检疫执法车发车仪式上强调,各地要充分认清形势,提高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检疫和防控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要加强领导组织。加强检疫和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认真部署、周密安排,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统筹实施”的原则,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林业检疫执法和薇甘菊、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二要加大防治力度。各地要以景观林带薇甘菊和松材线虫病新发疫点除治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迅速行动起来,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面推进防控工作,防止大面积生物灾害的出现。

三要加强林业检疫。要严格疫木管理,加大疫木安全利用的监管,严防疫木流失;严把种苗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检疫复检工作,确保不合格种苗不出圃,不合格种苗不上山,确保不因工程建设造成疫情扩散。

四要加强执法力度。各地要在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集中力量,重点检查一批苗木生产和木材加工、经营、使用企业;同时,要毫不手软,坚决查处一批违反植物检疫法规的案件,使检疫执法检查行动取得突破。(广东省林业厅)

花卉百科:我国首部全国性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出台


花卉园林产业的春天已悄然而至。国家林业局近日印发了《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4年)》。规划提到,将加大对花卉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建立花卉产业保险,有效提高花农抗风险能力。它的出台将为我国近10年的花卉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工作依据。

根据规划,到2024年,花卉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30万公顷左右;销售额达到1700亿元,总出口额10亿美元;培育产值超亿元花卉企业20个。到2024年,种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培育产值超亿元花卉企业30个,花卉产业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

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过程也催生了大量市场空间,国家对精装修房开始予以政策鼓励与引导,拥有园林业务亮点的精品房的比重将迅速增多,这将使园林受热捧。

我国的花卉产业正在由传统的花卉种植业向花卉加工业和服务业延伸,产业链条长,涉及部门和领域多。《规划》提出了全国花卉产业发展六大体系,即先进的花卉品种创新体系、完善的花卉技术研发推广体系、发达的花卉生产经营体系、高效的花卉市场和流通体系、健全的花卉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繁荣的花文化体系。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品种创新、技术研发和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为花农提供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加快花卉产业信息化进程,健全统计体系,为花农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加大对花卉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建立花卉产业保险,有效提高花农抗风险能力。花卉主产区要创造条件,设立花卉行业管理职能机构,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行业组织,大力发展花农合作经济组织。(郑权)

花卉百科:宜宾筠连兴林富民见成效 林业产值超亿元


1月30日,笔者在筠连县林业部门了解到,近年来该县林业资源开发取得新进展,去年林业产值超1亿元,兴林富民已初见成效。

近年来,筠连县以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为契机,积极引导群众植树造林。2024年,该县成片造林面积15000亩,义务植树85万株,林木育苗450亩,幼林抚育作业面积45000亩,成林抚育作业面积50000亩。截至去年底,该县培育特色突出、优势明显、集中连片的木质原料林、竹林、特色干果、特色花卉苗木等现代林业产业基地达19.1万亩,被四川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

“实现林业富县和林业富农,必须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筠连县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县积极引种果业加工、竹业加工及木业开发等企业,推进全县林业向产业化发展,目前,已与生产出口团扇、竹丝的苏州安安达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主的苏州市6家企业成功签约2亿元投资项目;福聚元专业合作社已投资3000万元,在海瀛工业园区征地30亩建立竹笋深加工厂,在大雪山镇建设基地1万亩和竹笋初加工厂;权林豪门、同心木业、蜀乐木业等生产板式家具和细木工板的木业加工企业已全面投产。2024年,该县香桂林产油55吨,主要木材产量达19905立方米。林业产值10994万元,增长11.7%。

花卉百科:江苏宿迁市林业总产值超400亿元


近年来,宿迁市林业局坚持科学引领、做大规模、三产并进,产业发展再攀高峰,2024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超400亿元。

一是林下经济加速发展。通过选择经济效益好、林农易接受和可操作性强的林下种、养殖模式,示范引领,点面结合,林农复合经营面积持续增加。全市新增林经、林药、林苗、林农渔复合经营等立体开发、循环利用模式30个,推广面积增加到61万亩,从业人员约2万人,年纯收益达12.4亿元,实现林业与农作物的共生、双赢。

二是木材加工突飞猛进。围绕500亿级产业发展目标,注重引导、加强服务,木材加工产业健康发展,全市木材加工企业达3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7家,实现产值320.1亿元。全市人造板产量达1506.1万立方米,约占全国产量的1/15。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其中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木材加工业已经成为拉动宿迁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三是加快森林湿地旅游步伐。加大湿地保护和管理力度,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加速森林、湿地旅游开发。推进市级森林、湿地公园建设,完成泗阳县锅底湖、沭阳县淮沭河、宿城区林柴场中圩区3个市级湿地公园,泗洪县二河口、沭阳县扎新路苗木林2个市级森林公园建设。经市级初步监测,全市新增自然湿地保护面积1754.83公顷。着力建设结构协调、品质优良的森林旅游产业体系,提高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和整体水平。

花卉百科:湖南省林业相关产业的22个项目成功签约


9月26日上午,湖南省林业相关产业的22个项目,在第二届湖南家具博览会举行的湖南林业产业项目推介与签约仪式上,湖南星梦家居、恒盾集团,湖北星球商贸集团等省内外企业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达145亿元。

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陈凤学,副省长,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三龙,市委书记胡伯俊,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小明,副市长梁碧出席签约仪式,省林业厅副厅长唐苗生在会上致辞。

慈利县锦程(家具)物流园、湖南林业(常德)产业园、湖南林业(桃江)现代竹产业园科技园等项目在会上作项目推介。星梦家居生产线项目、常德星球家居产业园建设项目、楠竹精深加工生产线扩建项目等8个项目现场签约。

其中,成功落户慈利县的星梦家居生产线项目总投资4800万元,项目占地98亩,建设内容包括大型星梦家居生产线、物流仓库、大型家居样品展厅、职工生活楼、管理办公室等。

湖南省是林业大省,全省森林覆盖率57.13%,森林储蓄量4.16亿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1445亿元。目前,已形成家具生产企业1200多家,木竹家具市场销售额达300亿元,木竹家具加工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家具产业已走上绿色增长的发展道路。

本次博览会以家居展览为平台,全面展示湖南家具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成果,宣传树立湖南家具品牌形象,在倡导绿色、品质和低碳的同时,为省内外家具产业链各企业的交流贸易搭建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花卉百科:河南省林业厅调研组到洛阳调研牡丹产业


近日,河南省林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刘有富带领厅办公室、计财处和省林校、种苗站的主要负责人到洛阳调研牡丹产业。调研组先后深入洛阳神州牡丹园、牡丹花都万亩牡丹产业示范园、航空牡丹生态观赏园调研牡丹苗木种植、加工、交易等情况,与洛阳市委、市农工委领导和洛阳市林业局、牡丹办的主要负责人商讨了共同推进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等问题,与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林校和洛阳枇奥旎牡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研讨了牡丹种间杂交特色新品及繁育技术引进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牡丹油等系列产品加工技术,与牡丹花都万亩牡丹产业示范园及相关园区的负责人和区、乡政府负责人研讨了牡丹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工及交易等问题。

刘有富在调研和研讨时指出,洛阳市把牡丹作为产业大力发展,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尤其是出台了扶持政策,推动牡丹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牡丹产业化集群快速发展、牡丹产业效益不断提升,牡丹油加工等系列产业研发初见成效。牡丹产业潜力巨大,下一步,要进一步搞好以牡丹种间杂交特色新品及繁育技术引进项目为主的牡丹新品种选育技术,以及以牡丹油加工为主的牡丹系列产品开发利用加工技术的研发,为牡丹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要以牡丹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牡丹产业发展,提升牡丹产业效益;要切实注重牡丹产品储藏、保鲜、运输、交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牡丹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落实卢展工书记要求,加强牡丹文化内涵的挖掘、研究和宣传,为牡丹及林业产业化提供精神动力。

花卉百科:青州花卉产业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潮


去年以来,我市以花卉产业扩面提升和转型升级为总抓手,积极调整花卉产业结构,着力引进高端花卉项目,实现了花卉产业规模膨胀、提质增效的目标,掀起了花卉产业发展新一轮高潮。

科技兴花是助推我市花卉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核心。我市先后成立了山东省花卉技术创业战略联盟、青州市黄楼街道花卉苗木专家工作站、花卉研究所、兰花研究所等9个科研机构;奥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从荷兰安祖、华南农大引进6个红掌新品种进行组培生产;引进13个兰花品种,逐步开展杂交兰育种研究。金日禄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培室建成投产,年产蝴蝶兰组培苗150万株;良田花卉苗木有限公司组培室开始进行国兰的快繁生产;绿圣兰业公司的兰花研究所组培室已建成投入组培生产;亚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烟台农科院蝴蝶兰研发项目已启动;铭园花卉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的山东省竹芋育种中心项目已签约。全市花卉产业科技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人才支撑是全市花卉产业发展的根本。我市与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航天育种育苗中心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加强花卉组培、生产、管理等方面人才培训。同时,将花卉产业高端培训列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去年6月初在北京林业大学举办了青州市首期花卉产业高端培训班,重点对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分管领导,青州市首批花卉专业人才和较大规模花卉企业负责人及部分花卉生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取得明显效果。在此基础上,积极向上级申请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成功申报设施栽培农业、高档智能温室建设、特色基地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利用专业扶持资金对重点花卉企业进行扶持,助推花卉企业快速膨胀发展。

项目建设是花卉产业发展的有效带动。新花卉交易市场一期35万平方米的交易厅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规划国内惟一一家花卉学院,目前学院已经动工建设。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道路、围墙、水电等基础设施已经完成。2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2.5万平方米的中空玻璃温室和7万平方米的高档日光温室主体框架都已建设完成。中华盆景园改造提升工作进展顺利,提前完成园区主大门改造建设,园区内各盆景经营业户景园提升工作基本完成。

花博会品牌建设有全新发展。第12届花博会创新提出了“新市场、新机制、新花博”的筹办思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吸引国内多家专业会展公司参与花博会策划。专业会展公司的参与,提高了花博会举办的专业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完善花博会筹办“全程财务跟踪评审”模式,这在全国所有展会中尚属首次尝试。在展示策划上,引入时尚元素,在国内同类展会中首次展出“花卉上的中国特展”;突出示范引导,设置了花卉立体栽培、红掌地栽盆栽等应用性展示。在展示规模上,“时尚花艺”插花艺术展作品数量、布展面积、展示时间、活动创意均创国内插花展之最。本届花博会共有1700余家花卉企业和组织参展参会,荷兰、韩国、美国、德国等4个国家花卉企业展出新品种和新技术。

花卉百科:泸西小小灯盏花开出大产业


云南泸西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物特色产业,加上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让灯盏花成为了一项真正的朝阳产业。2024年,泸西灯盏花规范化种植面积13500余亩,完成药材采收3200吨,15000余户花农买花纯收入达3600万元。这让泸西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灯盏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之一。目前,灯盏花素原料药已占全国市场供给量份额的70%。“种植灯盏花比种包谷、水稻划算多了,每亩纯收入三四千元,至少是包谷、水稻的4倍”。在多次走访中,泸西种植灯盏花的花农纷纷这样告诉笔者。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花内含灯盏花素等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天然化学成分,具有抗凝血,改善微循环,激活心、脑供血,及抗白斑癌变、防治艾滋病、降低Ⅱ型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等疗效。泸西虽然看重了灯盏花的发展前景,但"拿鱼摸虾耽误庄稼,养花养草误了农家。"的观念在农民心中根深蒂固,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政府的决策和农民的积极性形成有机统一。

为了让花儿开得更"艳",泸西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是通过"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大力扶持红河千山生物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二是循序渐进,示范引导,逐步发展。泸西明确了"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风险干部担,领着群众富"的指导思想,首先做通党员干部的思想,让村组干部带头,发挥模范示范的作用。三是成立了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由创新办和公司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四是建立用投保、风险提留金等方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让花农无后顾之忧。另外,要求龙头企业无私地做好服务工作。"公司无偿向种植户提供种子、专用农药、田间给水管、薄膜及技术指导,产品以保护价由公司统一收购。""凡种植灯盏花的农户,每亩收购及补贴价在一定幅度内超过当年粮食作物产值。"红河千山生物有限公司践行了许多类似的承诺。

"栽灯盏花就是比种包谷、稻谷赚钱",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虽然泸西灯盏花种植从2000年才开始人工种植,中间也经过一些坎坷,但发展速度却异常迅猛。就拿鲁克村来说吧。2024年,泸西鲁克村11名党员干部带头栽种灯盏花。三个月后,收割灯盏花,第一茬平均每亩收割1000公斤,30亩就赚了6万元。这让鲁克村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2024年初,全村灯盏花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250亩,当年实现卖花收入162万元,户均收入2.34万元。

"一花引得百花开"。目前,泸西灯盏花已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定。泸西已成为全国灯盏花规范化种植中药材(GAP)基地、全国最大的规模化人工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灯盏花素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现在,红河千山生物有限公司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培育了2个灯盏花新品种,灯盏花素含量是野生灯盏花的5倍多。

灯盏花产业的迅速崛起,更加坚定了泸西大力发展生物特色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在灯盏花的发展进程中,泸西又不断引进培植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万寿菊、除虫菊、玫瑰等特色生物产业,正大步朝着打造"高原至美,花荟泸西"的目标前行。

花卉行业《花卉百科:广东林业产业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花卉养殖百科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