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花是我们生活的好朋友!种植花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有哪些种植经验和知识可以学习的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紫罗兰病虫害防治技术”,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紫罗兰原产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中国南方大城市中常有引种,北方栽于庭园花坛或温室中,供观赏,在栽培种植中常遭到病虫的危害,其主要病害有紫罗兰枯萎病、紫罗兰黄萎病、紫罗兰白锈病及紫罗兰花叶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霜霉病

【发病特征】紫罗兰霜霉病在上海中山公园发现,它引起叶片萎蒲下垂甚至整株枯死。发病叶片表面产生谈绿色斑点,后变成黄盗,无明显边缘,受叶脉限制而成角员。在相应的叶片背面,长有白色的霜留层。嫩梢和花各部也可受到侵染,造成植株矮化或畸形。病茵以卵抱子在土壤中及病株残余组织内越冬。翌春开始萌发,进行初次侵染。播种过密、排水不良容易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避免裁桓过久及时清除病株,上海农药广试制的新型杀菌剂亚磅酸乙a3,浓度为每升水中加药2-3克。

枯萎病

【发病特征】枯萎病由尖镰孢菌所引起。主要症状是植株变矮、萎蔫。幼株的叶片上产生明显的脉纹、在较大的植株上引起叶片下垂等症状。

【防治方法】可用50~55℃温水进行10分钟温烫浸种,这样可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种植紫罗兰用的土壤应消毒后再利用,药剂可用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如发现有严重感染的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以防传染给其他健康植株。

黄萎病

【发病特征】症状为植株下部叶片变黄、萎蔫。病株严重矮化,维束管理组织迅速变色。

【防治方法】同紫罗兰枯萎病。

紫罗兰白锈病

【发病特征】由白锈病所引起,紫罗兰植株受侵染后,病害部变为黄色,后期变为褐色。在叶片的表皮下产生链状的无色孢子。

【防治方法】紫罗兰白锈病在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上危害也很严重,紫罗兰如与其它十字花科植物放置在一起会互相传染,故应铲除十字花科的杂草,并与其他十字花科的植株隔离,紫罗兰植株发生病害前应喷波美3~4度的石硫合剂预防,生长季节根据发病情况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敌锈钠250~300倍液防治。

花叶病

【发病特征】花叶病是芫菁花叶病毒,又称甘蓝病毒1号所引起。通过以桃蚜和菜蚜为主的40~50种蚜虫传毒,也可通过汁液传播。该病毒可危害很多十字花科植物和其他非十字花科植物。故应与这些植物隔离。

分页符号【防治方法】与其他毒源植物隔离,应及时消灭蚜虫,药剂可用植物性杀虫剂1.2%烟参碱2000~4000倍液或内吸药剂10%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防治。

xZh52.Com品读分享

红叶石楠病虫害防治技术


红叶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的统称,因其鲜红色的新梢和嫩叶而得名,其栽培变种很多,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炭疽病、灰霉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蚜虫、介壳虫、天牛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红叶石楠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吧!

灰霉病

【危害特征】灰霉病主要为害红叶石楠的嫩枝、幼茎、叶片、花和果实,病斑初为水渍状小点,随后扩展成灰色大斑,并具不规则轮状,最后染病部位满布灰色霉层,直至坏死或腐烂。

【防治方法】平时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排除积水,降低湿度,清除病残体。雨季来临之前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预防,发病期则可用50%代森锌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防治。

叶斑病

【危害特征】叶斑病主要为害其叶和茎,叶片受害时,先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发展成多角病斑,病斑在叶片正面为红褐色,背面为黄褐色,病害严重时,病斑可连成块,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冬、春季节结合抚育管理,集中清扫落叶,消灭越冬病原。3月及6月初每10~15天喷洒一次1%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时可用50%多菌灵300~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300~400倍液防治。

炭疽病

【危害特征】炭疽病是红叶石楠在扦插期间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高温多湿、通风不良的环境条件下较易发生,易造成红叶石楠只生根不发芽的状况。

【防治方法】苗木扦插结束后需时刻注意插床的湿度和温度,保持良好的通风,注意摘除受害严重的病叶。在病害发生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再喷一次。

蚜虫

【危害特征】蚜虫又称腻虫或蜜虫等,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红叶石楠幼芽、嫩茎或嫩叶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直接影响红叶石楠的生长和观赏性,还可引发煤污病,繁殖量大,在干旱季节容易造成灾害。

【防治方法】一般在春季气温回升时,用1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马拉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或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在3~10月蚜虫高发季节,用蚜虱净或蚜虱灵等药剂,每隔7天喷雾一次,防止成虫成灾。

介壳虫

【危害特征】介壳虫主要有白轮盾蚧等,为害红叶石楠的顶芽、嫩枝等,发生严重时,可布满整个枝条和树叶,可导致煤污病,影响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春季萌芽前喷施10%~15%柴油乳剂预防,发病时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倍液,20%菊杀乳油2500倍液,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施,均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天牛

【危害特征】天牛主要是幼虫期对红叶石楠枝干的钻蛀,为害时间持续较长,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使树势衰弱,导致病菌侵入,也易被风折断,受害严重时,整株死亡,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对天牛的防治主要是通过树干涂白拒避成虫产卵,人工捕杀卵、幼虫和成虫,树干虫孔的药液注射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药剂可选用50%马拉硫磷乳油、50%敌敌畏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0倍液等。

白皮松病虫害防治技术


白皮松别称白骨松、三针松、白果松、虎皮松等,为中国特有树种,生于海拔500~1800米地带,木材一般供建筑用及制家具、文具等,种子可食或榨油,球果入药,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一般病虫害比较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皮松病虫害防治技术吧!

红脂大小蠹

【危害】红脂大小蠹蛀食的坑道内充满红褐色粒状虫粪和木屑混合物,这些混合物随松脂从侵入孔溢出,形成中心有孔的红褐色漏斗状或不规则凝脂块。凝脂块大小不等,颜色随着时间推移由深变浅,直至变为灰白色,当虫口密度较大、受害部位相连形成环剥时可造成整株树木死亡。

【防治】移植白皮松大苗应选无红脂大小蠹发生的林分,在林内发现有零星白皮松树木受害时可采用磷化铝立木熏蒸法防治,如危害株数多、症状较轻,可使用植物性引诱剂诱杀防治。

纵坑切梢小蠹

【危害】纵坑切梢小蠹属鞘翅目小蠹科,隐蔽性强,危害性大,属次期性害虫的先锋种类,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树干和新梢内隐蔽生活,造成树势衰弱,新梢大量死亡,树冠扩张受限,难以培育树形,虫口密度大时可造成松树死亡。

【防治】防治要及时剪除被害枝梢、死梢,当越冬成虫及新羽化成虫进行补充营养造成枝梢枯萎时应及时剪除并烧毁,成虫侵入新梢之前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000倍液至1500倍液喷洒树冠,保持圃地良好卫生条件,及时伐除濒死木并烧毁。

松大蚜

【危害】松大蚜属同翅目蚜科,寄主以松类等为主,主要危害针叶、嫩梢、幼树或树干,虫口密度大时,重者整树枯死,或侧枝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轻者松树针叶枯黄、干尖,严重失绿,不长新梢。再轻者松树针叶颜色变化不大,但新梢生长不及正常的50%。特别是嫩枝密集虫体,大量分泌蜜汁并顺枝下流,诱发煤污病的发生,长势衰弱。

【防治】可采用食蚜虻、瓢虫等天敌来控制,化学方法为在4月中旬用10%蚍虫啉1000倍液至1500倍液喷洒。

微红梢斑螟

【危害】微红梢斑螟成虫白天静伏,夜晚活动,产卵在嫩梢针叶或叶鞘基部,也可散产在当年被害梢的枯黄针叶凹槽处、被害球果以及树皮伤口上初龄幼虫寻找新梢为害,先啃咬梢皮,形成一个指头大小的疤痕,被啃咬处有松脂凝结,以后逐渐蛀入髓心,蛀口圆形,有大量蛀屑及粪便堆集。

【防治】冬季剪除被害梢,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和蛹。在成虫产卵期喷洒50%菊杀乳油1000倍至l500倍液或2000倍林得宝可湿性粉剂,每10天一次,对于卵可释放赤眼蜂进行防除。

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迎春花为木犀科素馨属落叶灌木,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在酸性土中生长旺盛,碱性土中生长不良,根部萌发力强,枝条着地部分极易生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迎春花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吧!

花叶病

【症状】花叶病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全株性病害,症状为叶片变小、畸形,分布有暗绿色斑纹或黄化,染病植株不开花,亦或开花,花也矮小畸形,有斑纹,传染途径主要由桃蚜和棉蚜传毒,传染源主要为周围杂草感病病株。

【防治】首先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传染源。其次应及早防治蚜虫,消除传毒媒介。

褐斑病

【症状】褐斑病多在四季报春上发生,由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菌类引起,染病植株叶片上有褐色斑点,传染途径是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杀菌剂。

灰霉病

【症状】灰霉病为迎春花的常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植株感病后,整株黄化,枯死。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等部位,多在叶尖、叶缘处发生。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并腐败。后期,病斑表面形成灰黄色霉层。茎部感病后,病斑呈褐色,逐渐腐烂。花器被侵染后也成为褐色,腐烂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灰色霉层,这是该病的一大特征。

【防治】种植密度要合理。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病叶、病株及时清除,以减少传染源。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最好与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施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斑点病

【症状】斑点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病斑通常直径3至4毫米,褐色,严重时,病叶枯死,造成落叶。由报春柱格孢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主要靠分生孢子随空气及雨水传播,生长季节再侵染频繁,通常温暖多湿的天气和偏施氮肥时,植株容易发病。一般7月开始发病,8至10月流行。

【防治】选育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病害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

叶斑病

【症状】叶斑病多在叶及花托上发病,初期沿叶脉产生水浸状不规则病斑,以后黄化、变褐,病斑扩大,叶缘干枯,严重时自下叶枯死。

【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种苗,苗床土应消毒,温室内应及时放风,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后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施。

“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下面的内容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紫罗兰病虫害防治技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