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喜欢花的人非常的多!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只有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才能种好花卉,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斧叶椒草基本养护”,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斧叶椒草Peperomiadolabriformis胡椒科豆瓣绿属植物,产于秘鲁。肉质小灌木,茎10厘米长。叶顶端轮生,长56厘米、宽1.7厘米、厚0.6厘米,先端尖、基部棒糙形,一侧中间圆弧形突出,另一侧平直,弧形一侧的边缘较薄,有透明的条纹,平直的一侧边缘厚,整个叶就像一把斧子。带粉的灰绿色。花序很长,花黄绿色。叶形奇特,株形小巧,对光线要求不高,适合家庭栽培。

生长习性:

1、宜温暖、干燥的半阴环境,耐干旱,不耐寒,忌烈日曝晒和过分荫蔽,在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生长良好。

2、生长适温18~28℃,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注意浇水宁少勿多,否则会因土壤过湿引起根部腐烂。对空气湿度要求不高,能在干燥的居室内正常生长,如果时常用与室温相近的水向植株喷洒,稍微增加一点空气湿度,可使植株生长繁茂,叶色光亮,更具生机。

3、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春秋两季可充分浇水并迟施稀薄液肥。

斧叶椒草基本养护

4、夏季高温时将植株移至通风凉爽处养护,避免强光直射和闷热潮湿。

5、冬季要求有充足的阳光,维持7℃以上。节制浇水,10℃以上可安全越冬。

6、每1~2年的春季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含腐殖质丰富,并具有良好的排水性。栽植可用腐叶土和草炭土各l份混合。

繁殖常用扦插法:

1、扦插:扦插为其主要繁殖方法。4-5月从健壮母株上剪取有顶尖的枝条,长10-15厘米,直接用培养土盆栽,每盆1-3株。也可将枝条截成长5厘米左右的插穗,待切口晾干(2-3小时)后扦插在干净的沙床中。扦插15-20天后即可生根。在温室内可全年扦插。

2、叶插:剪取带柄的健壮叶片,将其直立或稍斜插入沙床。插入深度为叶柄的1/4-1/3,温度保持20-25℃,插后15-20天生根,并长出不定芽。插后35-40天即可带老叶一起盆栽。

3、分株:繁殖花叶品种时宜采用分株繁殖。当植株长满盆时,将植株从盆中倒出,分成数株盆栽。分株可与春季换盆换土结合进行。

xzH52.Com阅读延伸

斧叶椒草徒长了怎么办


光照不足

斧叶椒草具有冷凉季节生长,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休眠的习性。

每年的9月至12月,3月至7月为植株的生长期,若光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长,叶与叶之间的上下距离会拉的很长,使得株型松散,茎变的很脆弱。

扦插

斧叶椒草徒长之后,叶片细长,完全失去她原本该有的魅力。但是,你把叶片剪下来,进行扦插养护之后,又能回到她最初的模样。

扦插之后,可要注意生长期的光照处理了,要是再徒长,这肉肉都被剪得疼。

斧叶椒草徒长的挽救措施:砍头

养殖斧叶椒草的花友肯定是喜欢她娇小可人的样子,而不是她叶片老长而又细软的徒长样儿。

砍头扦插之后,能让老株重新长成你喜欢的样子。剪切掉徒长的长长的叶子,等伤口愈合之后,把她放在通风处进行养护,叶子又能重新紧凑起来。

斧叶椒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斧叶椒草常见病虫害

病害

斧叶椒草常见病害是叶斑病。叶斑病病症表现为:叶上有椭圆型、长条形浅红褐色病斑,周围有退绿圈,后扩大呈不规则大斑块,病斑上产生黑点。

叶斑病菌在病残体或盆土表层越冬,翌年发病期随风、雨传播侵染植株。温室中四季均容易发生。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均容易导致发病。

虫害

斧叶椒草常见虫害是蚧壳虫。一旦遭受蚧壳虫危害,会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植株衰退等,且易诱发煤污病。

蚧壳虫繁殖能力强,高发虫害季节是夏季高温时节。闷热潮湿的环境,是它们喜欢的,常常附着在叶片上,爬行的过程中毁坏斧叶椒草的嫩绿叶片,产生成片的灰色病变。

斧叶椒草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加强管理

产生病虫害的原因,是管理养护不到位导致的。在春秋生长季节和冬夏休眠期的养护过程当中,注意加强浇水、光照、通风的处理,保证斧叶椒草生长环境的适宜,是最好的防治方法。

剪除病叶

在栽培斧叶椒草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蚧壳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要求刷净、剪净、集中烧毁,切勿乱扔。

发现叶斑病,要及时剪除病叶,并做好消毒处理。

药剂处理

叶斑病可用波尔多液喷洒预防。

蚧壳虫一经发现,要用氧化乐果1000倍液进行喷杀。

桃叶椒草


品种名称桃叶椒草

学名Cryptocoryne ponteederifolia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水生植物
生物分类天南星科

产地分布于苏门答腊、亚洲东南部、婆罗洲等区域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叶轮生,呈亮绿色,高为15~25厘米。水上叶的佛焰苞长12厘米,光滑且呈黄色。水中叶呈宽卵圆形,基部呈心形,叶缘向上蜷曲,叶面绿色带浅囊状呈向上凸起样,中央区域向下凹,叶长8~12厘米、宽3~5厘米,边缘似碗状。自基部扩张至末梢时,会长出7条纵叶脉,渐呈尖形,叶背略为呈淡玫瑰色。

繁殖方法:以产生子株的方式进行繁殖

栽培要点:碳酸盐硬度:2dH~l0dH

酸碱度(pH值):6.0~7.2

水温:22~26℃

光照:中等光照

栽培难易度:普通

布景位置:中景、侧景

细叶椒草


品种名称细叶椒草

学名Cryptocoryne tonkinensis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水生植物
生物分类天南星科

产地分布于越南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水中叶的形状是线形,极细,丛生,有15~20厘米长、0.3~0.6厘米宽,呈暗绿色或略带棕红色,有时还夹杂着大片斑点。在栽培时水草箱内的水质最好为软水,而且水质要清澈,光照度要足够,同时要提供二氧化碳设备,不要经常移动。

繁殖方法:以子株的方式进行繁殖

栽培要点:碳酸盐硬度:2dH~8dH

酸碱度(pH值):5.5~6.8

水温:24~28℃

光照:强光照

栽培难易度:困难

布景位置:侧景

皱叶椒草


皱叶椒草的别名

皱叶豆瓣绿、四棱椒草、紫叶椒草。

皱叶椒草的习性

喜半日照或明亮的散射光。

生长适温25-28℃,越冬温度不得低于12℃。

喜温暖湿润环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不耐积水,但喜欢空气湿度大的环境。

皱叶椒草的形态

簇生型植株,茎短,叶圆心形丛生于短茎顶。

叶柄长10~15cm,株高约20cm。叶面浓绿有光泽,叶背灰绿。

主脉及第一侧脉向下凹陷,使叶面折皱不平。

花穗草绿色,花梗红褐色,花梗长15~29cm,使花穗突出植株外,花、叶均具观赏性。

窄叶温蒂椒草


品种名称窄叶温蒂椒草

学名Cryptocryne Green Tall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水生植物
生物分类天南星科

产地分布于斯里兰卡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叶长15~20厘米、宽3~5厘米,叶片窄,适合栽种在中、小型水草箱中,当它生长至水面时,随水漂动的外观十分漂亮,但是要注意底肥及二氧化碳的添加。在维护过程中要及时剪去老旧的水草,保持水草整齐的外观和水草箱的美观。

繁殖方法:以插枝的方式进行繁殖

栽培要点:碳酸盐硬度:3dH~9.5dH

酸碱度(pH值):6.2~6.8

水温:28~32℃

光照:中、强光照

栽培难易度:困难

布景位置:前景、中景

皱叶椒草的病虫害


皱叶椒草病害之腐病

皱叶椒草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就是根腐病和茎腐病。

根腐病主要是集中在根部上的,是由病菌引起的,主要是危害幼株,但是成年的植株不注意的话也是会引起这种疾病的。

茎腐病,顾名思义,就是生长在植株花茎的疾病,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呈现暗褐色,接着病情渐渐严重,就会慢慢的围绕颈部旋转一周,皮层腐烂。

这两种病害大部分都是由于浇水过量,土壤总是太湿,从而吱声细菌,病菌,感染植株。

防治办法

平时的浇水要适量,选择渗水性好的花盆,避免花盆中有积水,同时要践行“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每半个月浇灌一次稀释一千倍的根腐灵。最好是在病害发生之前就进行防治,因为一旦染上病菌,病菌很有可能会直接依附在土壤上,不好清除。

一旦染上,就只能换盆换土,全部进行消毒了。

皱叶椒草病害之炭疽病

主要是空气湿度大,叶片上水分长时间无法干掉,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主要危害未成熟或已成熟的果实,也可危害花、叶、主轴等地方,发病的时候,先是在出现黑色的小圆点,而后如果没有注意的话,就会迅速的扩大,然后小斑点连成一片,迅速发病。

防治方法

在养殖的过程最好是做好通风管理,上午浇水,用甲托、百菌清、福美双等杀菌剂定期防治一次,最好是以半个月为期。

这种疾病最好是在病害发生之前就进行防治,一旦沾染上炭疽病,很有可能会直接毁掉整颗植株。

喜欢《斧叶椒草基本养护》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大全相关资讯的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圆叶椒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