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侍弄花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爱花卉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猫尾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但愿对您的种植花草带来帮助。

一、养护方法

1、阳光:猫尾草比较喜欢生长在阳光照射充足一点的位置,所以平时养护的时候,可以养殖在阳台,或者是室内照的到太阳的位置。

2、土壤:它对土壤要求不高,荒漠野田都能存活。但是碱性土地则对其生长不利,以弱酸性土壤和中性土壤最好。石灰质土地对猫尾草危害极大,不利于繁殖。

3、肥料:种植时一定要把基肥施足,在土壤本来就贫瘠的情况下,肥料越足,长势越好。建议基肥选用有机肥,如牛羊的粪便、猪的粪便、草木灰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可每600平方米施加20千克左右的有机肥,以促进枝叶的迅速生长。

4、水分:一定要保证土壤的湿润性,猫尾草对水分要求较高。要勤灌溉,保证土壤中的养分被充分吸收。雨季要及时疏通水道,避免堵塞沉积水分,在其生长旺盛期要及时除草,疏松泥土。

二、注意事项

在它生长过程中,可能会有病虫害发生。在发现了之后就要立马清除掉,要及时用敌百虫进行喷洒,使之可以更健康的生长。

xzH52.coM强烈推荐

猫尾草的介绍


猫尾草别名:梯牧草、兔尾草(台湾植物志),土狗尾,牛春花(广东宝安),猫尾射(海南)。多年生疏丛型草本植物。高者达150厘米。须根发达。茎直立,节间短,下部节多斜生,叶片扁平细长,光滑无毛,圆锥花序,小穗紧密,每个小穗仅有一花。颖圆具龙骨,边缘有茸毛,前端有短芒;外稃为颖长之半,顶端无芒;内稃狭薄,略短于外稃。种子细小,近圆形,易与颖分离。千粒重仅0.367克。下面就从猫尾草的生态习性以及形态特征开始介绍。

原产欧、亚的温带,欧美各国均有栽培,在原苏联被列为重要牧草。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都有种植,但面积较小。刈制干草,饲用价值极高。但未能广泛推广。1978年甘肃省草原工作队会同岷山种畜场和部分牧草专家对草场进行了全面普查,肯定了猫尾草是适宜栽培的优良牧草。随后组织力量,扩大栽培,繁殖推广。

猫尾草原产欧、亚的温带,欧美各国均有栽培,在原苏联被列为重要牧草。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都有种植,但面积较小。刈制干草,饲用价值极高。但未能广泛推广。1978年甘肃省草原工作队会同岷山种畜场和部分牧草专家对草场进行了全面普查,肯定了猫尾草是适宜栽培的优良牧草。随后组织力量,扩大栽培,繁殖推广。

药用全草:甘、微苦,平。清热,解毒,止血,消痈。用于咳嗽,肺痈,吐血,咯血,尿血,脱肛,阴挺,肿毒。

猫尾草的形态特征

猫尾草是禾本科猫尾草属多年生疏丛型草本植物。株高80~110厘米,高者达120厘米。须根发达。茎直立,节间短,6~7节,下部节多斜生,基部1~2节处较发达,膨大呈球形。叶片扁平细长,光滑无毛,尖端锐,长10~30厘米,宽0.3~0.8厘米,叶鞘松弛抱茎,长于节间;叶舌为三角形;叶耳为圆形。圆锥花序,小穗紧密,呈柱状,长5~10厘米;每个小穗仅有一花。颖圆具龙骨,边缘有茸毛,前端有短芒;外稃为颖长之半,顶端无芒;内稃狭薄,略短于外稃。种子细小,近圆形,易与颖分离。千粒重仅0.36克。

叶为奇数羽状复叶,茎下部小叶通常为3,上部为5,少有为7;托叶长三角形,长6-10毫米,先端细长而尖,基部宽2毫米,边缘有灰白色缘毛;叶柄长5.5-15厘米,被灰白色短柔毛;小叶近革质,长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顶端小叶长6-15厘米,宽3-8厘米,侧生小叶略小,先端略急尖、钝或圆形,基部圆形至微心形,上面无毛或于中脉上略被灰色短柔毛,下面沿脉上被短柔毛,侧脉每边6-9条,在两面均凸起,下面网脉明显;小托叶狭三角形,长5毫米,基部宽1.5毫米,有稀疏缘毛;小叶柄长1-3毫米,密被柔毛。

总状花序顶生,长15-30厘米或更长,粗壮,密被灰白色长硬毛;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达2厘米宽达7毫米,具条纹,被白色并展缘毛;花梗长约4毫米,花后伸长至10-15毫米,弯曲,被短钩状毛和白色长毛;花萼浅杯状,被白色长硬毛,5裂,上部2裂长约3毫米,下部3裂长3.5毫米;花冠紫色,长6毫米。

荚果略被短柔毛;荚节2-4,椭圆形,具网脉。花、果期4-9月。

猫尾草的生态习性

猫尾草多生于干燥旷野坡地、路旁或灌丛中,海拔850米以下。

喜冷凉湿润气候,抗寒性极强,在中国东北地区可安全越冬,在内蒙古及新疆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越冬率也较高。最适生长温度为16~21℃。对干旱和高温敏感,不适应西北地区的于旱(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除外)和中国南方低海拔地区的夏季高温。猫尾草喜湿润,较耐水淹,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各种类型的土壤,在黏土及壤土上生长最好,耐微酸性及微碱性土壤。猫尾草的生长年限较长,一般为6~7年,管理得好可达10~15年。

狮子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养护方法

1、土壤:狮子尾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一般选用松散利水的沙壤土即可。在盆栽种植前要在其盆中的底部放入一些瓦片,这样更有利于排水通气,对它的生长有很大的好处。

2、水分:它生长的比较快,对水量的需要很高。喜湿勿干,浇灌的时候土壤层干了就要浇水,水分吸收充足枝叶增多开花也多。

3、养分:一般选用饼肥即可,在十五天左右施肥一次就好。施肥量不用很大,量多了会对其根部枝叶造成烧伤。

4、光照:栽植后要及时的遮荫,适合散光照射,因为其属于短日照的植株,不可被强光长时间暴晒。

二、养殖技巧

1、修剪:在枝条上有枯老干衰的茎叶时,要及时的修剪掉。修剪掉的茎叶要及时做掩埋处理,避免其茎叶上有病虫害对其它茎叶生长造成影响。

2、繁殖:一般选用扦插繁殖,选取健壮的茎叶,将其扦插进松散且有养分的土壤中,洒水保湿,在三天左右即可生根发芽。

三、问题诊疗

1、黄叶:当狮子尾的枝叶发黄的时候,要及时的给其浇灌一些肥水,还要给其松土除草。同时要把已经发黄的枝叶剪掉,这样大概在三四天左右就可以改善了。

2、烂根:狮子尾怕积水,积水过多会对其根部造成烂根。在浇灌的时候要及时排水除涝,尤其是在雨季排水要及时,避免造成烂根的现象。

四、其他问题

1、如何过冬:因狮子尾喜欢温和的环境,所以在入冬的时候,要给其提供温暖的环境,温度一般控制在十摄氏度左右即可。

2、是否有毒:狮子尾是有毒性的,养殖的时候应该放置在比较高的地方。并且在平时还要注意避免误食,要看管好家里的宝宝及宠物。

狐尾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人们有哪些种植花草的经验呢?爱花卉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狐尾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土壤

狐尾藻喜生长在微碱性的土壤中,这种土质保湿、利水、肥沃、透气性比较好,对它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其生长的更加茁壮有力。

二、水分

它耐旱性比较差,所以应长时间的保持土壤层的湿润才好。在夏天的时候应多浇灌几次,因为气温高水分蒸发的会比较快,浇灌的时间一周三次就好,在冬天的时候就要减少浇灌的次数,因气温低植株的耐寒性也比较差,水量过多会造成冻伤,浇灌的时间一周一次就好。

三、养分

在其生长期间对肥的需求量很大,施肥的时间一周一次,肥料选用有机肥即可。因为这种植株没有休眠期,肥料的吸收有助于植株快速生长,适合量少勤施,肥量过多会影响正常生长的。

四、光照

光照吸收的充足才会使植株生长的更加健壮,可以接受长时间的照射,将其摆放在向阳处最佳。虽然是一种喜光的植株,但是不喜强烈的光照直射,在强光的时候应给其适当的遮荫防护。

狼尾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狼尾蕨又叫做龙爪蕨、兔脚蕨,是一种十分流行的观赏性蕨类植物,它的叶子和根茎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可种植于室内,或者作为景观植物养殖在假山石边。今天为大家带来有关狼尾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狼尾蕨的生长习性

狼尾蕨不耐高温也不耐低温,喜欢生活在20℃~26℃的温度下,高于30℃或低于15℃都会导致狼尾蕨生长发育不良,过冬时最低气温不能低于5℃,因此需要移植到室内栽种。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夏季需要适当遮阴和增加湿度,喜欢疏松、透气、肥沃、排水性能良好的沙质土壤。

狼尾蕨的养殖方法

说到养殖方法主要就是五个基本的方面:阳光、温度、水分、施肥以及土壤,既然我们已经了解到了狼尾蕨的生长习性,那么下面具体来看看狼尾蕨需要如何养殖吧。

花盆和土壤

养殖狼尾蕨,可以根据观赏的需要,来选择花盆,高盆或者是吊兰都可以,也可以选择一些别具一格的花盆,比如特制的蛇木盆或者是一段朽木。土壤以透气性为主,要求排水性良好,可以使用腐叶土。

浇水和施肥

狼尾蕨要求盆土湿润,生长季节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可以每23天浇一次水,但是注意不能浇水过多,可以使狼尾蕨的生长环境保持干燥,不要过干。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注意不能过于干燥,可以通过喷水来增加空气湿度。狼尾蕨对肥的要求不高,不喜欢浓肥,一般追肥的时候,可以追施腐熟的稀薄肥水,在养护过程中,也可以施一些叶面肥。

光照和温度

狼尾蕨喜欢半阴的生长环境,喜欢明亮的散射光线,避免阳光直射。家庭养殖狼尾蕨,可以将盆栽或者吊盆放在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狼尾蕨原产自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的适宜温度是在18℃26℃之间,不耐高温也不耐寒冷。狼尾蕨的生长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生长不良,注意冬季的时候气温不要低于5℃。

狼尾蕨的注意事项繁殖方法

狼尾蕨是蕨类植物,没有种子,一般是通过孢子来繁殖。不过一般家庭养殖都是通过扦插来繁殖的,在春季进行。

病虫害

狼尾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害主要是根腐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和红蜘蛛的危害,都是又环境因素导致的。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有关狼尾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狼尾蕨的生长缓慢,可以采用高盆或者是吊盆养殖,其根茎可以入药,有祛风除湿、清热凉血的功效,这样的一种植物符不符合大家的喜好呢?如果有喜欢的朋友就快快来种植一盆吧!

散尾竹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爱花卉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散尾竹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散尾竹葵是一种美丽且耐寒的花卉植物,常用于庭园景观装饰。下面,将详细介绍散尾竹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土壤选择和基本盆栽

散尾竹葵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一般可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pH值应在5.5-7.0之间,可以松散的腐叶土、园土和沙子以3:2:1的比例充分混合后使用。

盆栽建议选择直径大约30cm的花盆,最好带有排水孔,以利于水分迅速排出。在盆底铺一层20cm左右的排水石或陶粒,避免根系积水。

二、浇水和光照

浇水是散尾竹葵养护的重要环节。散尾竹葵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也怕积水。一般情况下,保持土壤表层湿润即可,不要让水分直接浸泡在土中。夏季高温时,可增加浇水次数;冬季低温时,减少浇水量,但保持土壤湿润。

散尾竹葵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每天至少需要6小时的阳光照射。如果是室内养护,可以将盆栽放在靠近窗户的位置,保证光线充足。如果是户外养护,需要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以免叶片被晒伤。

三、温度和湿度

散尾竹葵耐寒,在较低的温度下能够正常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冬季低温下不宜低于5℃。如果是室内养护,要避免将盆栽放置在冷气流通的地方,以免根系受到冻害。

散尾竹葵喜欢湿润的环境,提高空气湿度对其生长有益。可以定期用喷雾器向植株叶片喷水,增加周围的湿度。但要避免水滴滞留在叶片上,以免造成叶片烂烂。

四、施肥和修剪

散尾竹葵的生长速度较快,需要经常施肥以维持充足的养分供应。可以选择富含有机质的复合肥或腐熟的有机肥料,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施肥。施肥时要均匀撒在植株周围的土壤上,并轻轻松松进行拌入。

散尾竹葵可以适当修剪,促进新芽的生长,使植株更加繁茂。修剪要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剪掉老化、黄叶或病虫害叶,并进行适当的造型修剪。

五、病虫害防治

散尾竹葵抗病抗虫的能力较强,但也有可能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和白粉病等。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六、注意事项

1. 散尾竹葵的根系比较发达,不宜频繁转盆。一般情况下,每隔一到两年转盆一次即可。

2. 散尾竹葵生长较快,要注意适时进行摆放和疏密调整,避免植株之间互相遮挡。

3. 要确保养护环境的通风良好,避免高温潮湿的环境,以免引发病虫害。

4. 在盛开期间,要及时去除枯萎花朵,刺激新花的生长。

散尾竹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水分管理、光照、温度、施肥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只有细心照料,才能保证散尾竹葵的健康生长,并且能制造出美丽的花卉景观。

条纹蛇尾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繁殖方法

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培育新品种时则采用播种。

分株

分株法,可以结合换盆进行。全年均可进行,常在4-5月换盆时,把母株周围的幼株剥下,直接盆栽。分株上盆后将盆置于荫蔽处,并控制浇水,待新根长出后逐渐增加光照和浇水量。盆土宜选用2份腐叶土与1份河沙的混合土,另外加入适量骨粉或过磷酸钙作基肥。每年春季秋为旺盛生长期,浇水要适量,以盆土偏干为宜,过多容易引起根部腐烂,此时需肥量较大,一般每3周浇施1次复合肥;夏季为休眠期,控制浇水,注意适当遮荫;冬季温度维持在10℃以上,浇水量以盆土干燥为宜,温度低,浇水量大,会导致叶片萎蔫,植株死亡。

扦插

5-6月将肉质叶片轻轻切下,基部带上半木质化部分,插于沙床,约20-25天可生根。根长2-3厘米时可盆栽。

栽培要点

盆栽时,由于根系浅,以浅栽为好。使用肥沃、排水良好的腐叶土掺粗砂栽培。

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每月施肥1次。冬季和盛夏半休眠期,宜干燥,严格控制浇水。

条纹十二卷不耐高温,夏季应适应遮阴,但若光线过弱,叶片退化缩小。冬季需充足阳光,但若光线过强,休眠的叶片会变红。

冬天盆土过湿,易引起根部腐烂和叶片萎缩。如发生可从盆内托出,剪除腐烂部分,稍晾干后,重新扦插入砂床,生根后再进行盆栽,或砂栽一段时间成活开始生长后换盆。

管理要点

1、湿度:喜欢较干燥的空气环境,阴雨天持续的时间过长,易受病菌侵染。怕雨淋,晚上保持叶片干燥。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40~60%。

2、温度:最适生长温度为15℃~32℃,怕高温闷热,在夏季酷暑气温33℃以上时进入休眠状态。忌寒冷霜冻,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气温降到7℃以下也进入休眠状态,如果环境温度接近4℃时,会因冻伤而死亡。在夏季:1、加强空气对流,以使其体内的温度能散发出去;2、放在半荫处,或给它遮荫50%;3、给它适当喷雾,每天2~3次。

在冬季:1、搬到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2、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来越冬,但要每隔两天就要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把薄膜揭开让它透气;

3、光照:在夏季放在半荫处养护,或者给它遮荫50%时,叶色会更加漂亮。在春、秋二季,由于温度不是很高,就要给予它直射阳光的照射,以利于它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在冬季,放在室内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养护。平时放在室内养护的,要放在东南向的门窗附近,以能接收光线,并且每经过一个月或一个半月,要搬到室外养护二月,否则叶片会长得薄、黄,新枝条或叶柄纤细、节间伸长,处于徒长状态。

4、肥水管理:它的耐旱能力很强,在干旱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生长,但这并不等于不给它浇水或浇肥;其根系怕水渍,如果花盆内积水,或者给它浇水浇肥过分频繁,就容易引起烂根。给它浇肥浇水的原则是间干间湿,干要干透,不干不浇,浇就浇透,浇肥浇水时昼避免把植株弄湿:

5、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和春秋一样,间隔周期大约为7~10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病虫防治

有时发生根腐病和褐斑病危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虫害有粉虱和介壳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猫尾草的功效与作用


猫尾草品种有:比尔堡(Bilbo)、唐卓(Tundra)、泰勒(Teno),其中前两者是牧草型,后者是草坪型。主要产地在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及台湾等省区。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南至澳大利亚北部也有分布。猫尾草也有独特的功效与作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猫尾草的功效与作用。

猫尾草的功效(药用价值)

性味:味淡,性凉;

功用:止血,解热,杀虫。

主治:吐血、尿血、丝虫病、疟疾。治吐血,刀伤出血,感冒。

猫尾草的作用用途

1、饲用价值

猫尾草植株高大,叶量丰富,叶片较大,产草量高而稳定,在始花期测定,叶重占株重50%以上。经1979~1984年在岷县旱作条件下,连续5年试验测定,每亩鲜草产量在1024~1667千克之间,以第五年产量最高,且播种当年就可获得1467千克的高产。

宜用于刈割青饲、青贮或调制干草。不耐牲畜践踏,过多的放牧利用会使其寿命缩短。但与苜蓿、红三叶等混播的草地,仍可用于短期放牧。

猫尾草草质较粗,但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适口性好,最适于刈割调制干草,为骡、马、牛极好的饲料,但羊采食稍差。在北方湿润地区一年可刈割2~3次,每667平方米(1亩)产鲜草3000~4000公斤,刈割时应保持留茬高度10~12厘米。

2、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

猫尾草植株高大,叶量丰富,叶片较大,产草量高而稳定,在始花期测定,叶重占株重50%以上。经1979~1984年在岷县旱作条件下,连续5年试验测定,每亩鲜草产量在1024~1667千克之间,以第五年产量最高,且播种当年就可获得1467千克的高产。宜用于刈割青饲、青贮或调制干草。不耐牲畜践踏,过多的放牧利用会使其寿命缩短。但与苜蓿、红三叶等混播的草地,仍可用于短期放牧。猫尾草饲用价值高,是家畜的好饲草,尤为骡、马最喜食。但不宜喂羊,羊食过多,容易引起食欲衰退。

猫尾草的栽培技术


猫尾草于3-4月返青,7-8月开花,8-9月种子成熟。猫尾草为长寿命植物,一次种植可利用5-6年,管理条件好,可利用10-15年。第二年以后产草量增加,第五年后产草量下降。种子田在开花期要借助人工辅助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以提高结子率。过迟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颈部营养物质积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猫尾草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

猫尾草播前要精细整地,有良好的土壤墒情,每亩施有机肥2000kg。在寒冷地区春播或夏季播种,也可雨季秋播。条播行距20~30cm,每亩播量约0.8-1.2kg,撒播每亩播种量2.0kg左右,播深0.5~1.2cm,播后适当镇压,苗期注意清除杂草。

猫尾草的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

猫尾草种子细小,出苗和保苗均较难,故要选土壤结构良好的地种植,并保证良好的整地质量。秋翻地,翻后及时耙地和镇压,达到地平土碎;来不及秋翻的地要早春翻,耕翻深度以不少于20厘米为宜。夏翻地则应赶在雨季到来之前翻耕,以免多雨贻误播种。

猫尾草也可在早熟作物之后耙茬播种。即前茬作物收获之后,随即用圆盘耙灭茬和松土,然后进行播种。

2、施肥

猫尾草一次种植多年利用,故必须充分施肥,土壤瘠薄的地更应多施肥。猫尾草对氮肥特别敏感,多施氮,适当搭配磷钾肥。以基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厩肥2500-3000千克,翻地前施入。酸性土壤种猫尾草除应增施有机肥外,尚需施一些石灰,每667平方米50-60千克,耕翻前均匀施入。猫尾草分蘖至拔节期需肥增多,抽穗至开花期需肥最多,开花以后需肥渐少,子粒成熟的中后期需肥最少。根据土质和长势,按需分批、分期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施肥宜少施、勤施,以充分发挥肥效。追肥若和灌水结合进行,则效果更好。

3、选种播种

猫尾草种子中常混有秕粒和杂质,播前需清选,要求纯度达90%以上时才能播种。选好种子,拌入种肥。种肥的用量为每667平方米用种拌颗粒状复合肥5-6千克,这样不仅给幼苗生长提供养分,还使下种均匀、出苗好。

(1)播种期:因地而异。长江以南各地可春播或秋播,通常以秋播为好,而华北、西北和东北南部也可秋播,但秋旱地区仍以春播为好。春播宜早不宜迟,要抢墒播种,以保证出苗。

(2)播种量:每667平方米播0.75-1.0千克。

(3)播种方式:条播,行距15-30厘米,播深2-8厘米。播后镇压1-2次。猫尾草可与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等混播,以提高产量与品质,还可恢复土壤肥力。

4、田间管理

猫尾草出苗缓慢,幼苗细弱,不耐杂草。出苗后抓紧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经15-20天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封行之前进行第三次中耕除草。在返青和刈割之后,都要中耕除草1次。当植株生长减慢,叶色变淡,要及时追肥和灌水,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氮肥10千克,磷肥7.5千克,钾肥5千克,以促进生长。

猫尾草的病害防治

猫尾草易遭黏虫、玉米螟等虫害,要及早发现,及时喷药防治。

采种在猫尾草穗头变黄、子粒变硬时采种,割下穗头,晒干脱粒。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收种子2030千克。

“闻道江南种玉堂,折来和露斗新妆。却疑桃李夸三色,得占春光第一香。”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花卉爱好者们最大的乐趣则是养花。养花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有哪些种植经验和知识可以学习的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猫尾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