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很多人赏花的同时,迷上了种植花卉。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种植达人有哪些秘不外传的经验呢?爱花卉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如何提高茼蒿产量,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茼蒿有着叫做蒿子秆、菊花菜等,是一种菊科的一年二年生草本植物。茼蒿的经济价值是非常高的,有着消食开胃、清血养心等各种功效作用。因此现在茼蒿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是非常大的,不过在种植茼蒿时,产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该如何提高茼蒿的产量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温度控制

茼蒿是喜欢在阴凉湿润的环境中的,有着较强的耐寒性,无法在高温环境中正常生长。在其生长过程中,适宜温度在18-19度左右,如果超出28度的话,茼蒿便会生长不良而导致产量下降。所以温度过高一般是导致茼蒿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想要提高茼蒿产量的话,那么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要保证温度在茼蒿的适宜生长范围内。温度过高时要注意遮阳降温,不可在地温高时浇水,防止烧坏茼蒿根部。

2、防止倒伏

在种植茼蒿时,如果管理不当的话,例如种植过密、昼夜温差小且浇水施肥过多的话,是极易导致茼蒿出现徒长倒伏现象的。茼蒿植株在倒伏之后,不仅会导致产量下降,而且植株下部通透性会变差,容易造成烂叶现象,从而还会使茼蒿的商品价值下降。所以我们要注意做好管理工作,避免茼蒿出现倒伏,控制好肥水量与种植密度。可在第二次浇水的时候间苗,将茼蒿植株之间的株距控制在3cm左右。

3、降低湿度

湿度对茼蒿的产量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在茼蒿生长过程中,如果田间湿度过大且土壤含水量大的话,那么容易造成茼蒿根部被水沤烂,导致死棵,因此也会导致茼蒿产量严重下降。所以我们不仅要控制好浇水量,在雨季的时候还要注意做好避雨措施,如果土壤含水量过多的话,那么要及时排水,防止产生涝害。

4、叶片保护

叶片是决定茼蒿商品价值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其产量评判的标准。因此想要提高产量的话,那么首先要注意保护好叶片。想要保护叶片的话,那么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肯定是不可少的,例如疫病、霜霉病等都会对茼蒿的叶片造成影响。因此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发病后要检查具体是什么病害,然后再对症治疗。

XzH52.COM精心推荐

如何提高茄子产量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花是我们生活的好朋友!掌握一定的技巧对种植花植花草很有帮助,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为满足您的需求,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如何提高茄子产量”,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茄子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是非常大的,茄子营养价值高,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而在种植茄子的时候,产量是很多人都首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只有提高了茄子的产量才能够保证种植效益,所以种植茄子如何提高产量现在是主要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那么我们在种植的时候,该如何提高茄子的产量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适时摘心

茄子在结果期的时候,其坐果规律是会随着茄子植株的分叉而有所变化的。不过一般也就是每一个分叉坐一个果。但是也要根据种植品种而定,例如是门茄的话,那么一般都是一个。如果是对茄的话,那么则为两个。因此,我们在种植茄子管理的时候,要根据茄子的这一个特点,在茄子幼苗定植之后做好摘心工作。加快茄子植株的分叉速度,从而能够增加茄子的坐果部位,提高茄子的产量。

2、促弱控旺

茄子植株的生长能力一般都是比较弱的,所以在生长中如果营养不良的话,那么便会导致严重的落花落果现象。不过如果生长过旺的话,那么对其生长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要保持茄子植株一个正常的长势,这也是保证茄子成花坐果的关键要点。所以我们对于长势较弱的茄子植株,要适当增加肥水量,增强其长势。相反,如果生长过旺的话,那么则要控制肥水,保证其正常生长,从而提高茄子的坐果率与产量。

对于弱苗,我们要加强肥水管理,在生长前期的时候,肥料以有机肥以及速效磷肥为主。然后在中后期的时候,可将肥料改为速效氮肥。然后再门茄开花时,再施入适量的腐熟农家肥,配合适量的过磷酸钙。当茄子进入到盛果期之后,肥料则要以尿素为主,在其结果期的时候要追肥4次左右。在追肥的时候,我们还要结合浇水工作共同进行。对于旺苗,我们可以将植株的茎掐伤,提高光合物质的积累,促进坐果。也可以中耕伤根等方法减弱植株的吸收能力,缓和长势。

3、激素处理

茄子有时候坐果率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落花落果而导致的。所以我们在种植茄子时,还要注意做好保花保果的工作。在茄子花期的时候,我们可以喷洒适量的防落素在花朵上。也可以使用24D等药剂进行蘸花。这样是能够有效的减少落花落果现象的,因此也就能够达到提高坐果率与产量的目的。

如何提高南瓜产量


“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喜欢花的人在生活中不乏痴迷者,故而很多人迷上了种植花木。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下面是由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提高南瓜产量”,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南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瓜类蔬菜。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南瓜也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在种植南瓜的时候,产量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这与种植效益是有着直接关系的。那么我们种植时,该如何提高南瓜的产量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品种选择

品种与南瓜的产量关系是非常大的,想要提高南瓜产量的话,那么一个优良的品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优良的南瓜品种,要有着较好的耐热性与抗病性。这两点做好的话,那么南瓜高产是非常简单的。不过我们还要注意南瓜的口感,想要南瓜口感好的话,那么就要选择甜、粉且肉质比较紧致的。保证糖分与淀粉的含量,这样的话能够有效提高南瓜的商品价值。

2、土壤肥料

土壤对于南瓜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土壤PH值控制不当的话,那么对南瓜的生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要注意土壤内的微量元素含量,如果土壤营养不足,缺少微量元素的话,那么我们要及时施肥补充营养,提高土壤肥力。所因此我们在种植南瓜前,要向土壤内施入充足的基肥。并且在种植中还要根据南瓜的实际生长情况做好追肥工作,保证满足南瓜的生长营养,提高南瓜产量。

3、气候环境

我们在种植南瓜的时候,还要根据南瓜的生长习性控制好气候环境。南瓜是一种短日照的农作物,适宜生长在温度在26度左右。温度最高不能超出35度,如果超出的话,那么对南瓜的生长将会造成明显阻碍。容易造成南瓜停止生长,引发各种病害。因此我们在南瓜生长期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温度。要根据南瓜的不同生长阶段以及天气变化,及时调整温度,避免对南瓜产量造成影响。

4、水分控制

水分控制也是在种植南瓜一项非常关键的管理措施。南瓜在生长中对水分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很多人在种植南瓜时,虽然会经常浇水,但是都没有严格控制好浇水量。如果浇水过少,导致土壤含水量不足的话,那么对南瓜的生长是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造成减产。但是浇水也不宜过多,土壤积水容易导致南瓜植株烂根,造成南瓜营养、水分吸收受阻,影响南瓜的生长,降低产量。因此种植南瓜的土壤应保持在湿润状态,以见干见湿为主,保证南瓜正常生长。

提高枣树产量的几个重要措施


在枣树的果园生产中,通常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来提高枣树的产量:

一是加强土肥水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深翻施肥在枣树花前深刨树盘至树冠投影处,进行翻土,翻土同时可结合施肥,以提高营养水平。

2、叶面喷肥从花期到幼果期每隔半月连续喷2~3次0.1%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花期喷0.1%~0.3%硼砂。

3、喷水花期干旱时花粉粒不萌发,导致授粉不良,花期可每隔1~2天连续喷3次适量的水,喷水以上午10时前和傍晚(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是花粉散发时间不宜喷水)为宜,大树每株喷10千克,能提高坐果率12%~35%;喷水时加入少量尿素效果更好,一般每千克水加入300~500克尿素。

二是要搞好夏季修剪:

1、开甲在盛花初期(花量30%~40%时),对壮树先将主干上粗皮刮除,然后进行曲环剥(开甲),第一年环剥口距地面20~30厘米,环剥宽度为0.3~0.5厘米,强树宜宽,弱树宜窄。开甲时先刮除粗皮,然后用开甲刀切断韧皮部,深达木质部但不伤及木质部,切时上刀下斜,下刀上斜,要求剥口不留残皮,不出毛茬。剥后涂药保护,每周涂1次,其余2~3次,用塑料布保护好伤口,但进伤口愈合。第二年可在其上方3~5厘米处继续环剥,至第一主枝为止。

2、抹芽5月上旬枣树发芽后,对各级一侧枝、结果枝组萌发的新枣头,如不做延长枝和结果枝组的应从基部抹除,以节省养分,增强树势。

3、摘心摘心是控制生长、节约养分消耗的有效措施,应用后可明显提高坐果率,要求枣头(一次枝)和2次枝同时摘心,否则效果不明显,摘心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在6月上旬枣花开放至坐果期,对直立的无空间枣头的新梢长至25~30厘米时进行摘心,生长旺盛的枣头留3~4个2次枝摘心,弱者留2~3个2次枝,2次枝留6~7节摘心。

4、疏、拉枝对影响通风透光的过密枝和骨干枝上萌发过密的幼枝疏除;6月下旬对直立的和摘心的枣头拉成水平状。

三是巧用生长调节剂:

花前两周(5月下旬),枣树长到8片叶时,喷一次0.1%的pp333或0.2%~0.4%的b9;盛花初期喷10~1510-6赤霉素,或0.2%~0.3%硼砂、硫酸钾等;也可在花期喷5~1010-6的2,4-d、花后喷30~6010-6的2,4-d;以上几次生长调节剂的喷用均能明显提高枣树坐果率。

南瓜开花期怎么提高产量


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古往今来,人们争相吟咏着花,很多人在养花种花的过程中获得不一般的乐趣。种植花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人们有哪些种植花草的经验呢?下面的内容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瓜开花期怎么提高产量,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南瓜开花是一种特殊且重要的时期,当植株进入大量这个时期时,要小心谨慎,因为这个时期直接影响到产量,也就是收益。那么南瓜开花期如何管

南瓜开花是一种特殊且重要的时期,当植株进入大量这个时期时,要小心谨慎,因为这个时期直接影响到产量,也就是收益。那么南瓜开花期如何管理能提升产量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1、控肥控水

南瓜开花结果期的这个阶段是南瓜整个生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农户应该通过技术来实现南瓜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平衡。除非是在后期干旱,否则一般无需浇水,施肥的话,以磷钾肥为主,尽量不要施氮肥,以免造成枝叶徒长,对产量影响较大。

2、调节生长

在结果量稳定后,可以将蔓上的顶芽生长点去除,也就是摘心,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防止枝蔓继续生长,从而消耗植株的养分,导致果实生长营养不足。而在旺长时要在结果前将多余的枝蔓分叉去除,不结果的枝蔓也要去除,这样能节约养分消耗,同时将老叶去掉防止病虫害,同时还能增加植株的通风透光性。

3、人工授粉

为了保证坐果率,防止自然授粉不到位,可以人工采集花粉,再在晴天傍晚无风时进行人工授粉光照,这样能显著提高南瓜坐果率。也可以进行采集授粉,直接在合适天气,采雄花直接对雌花授粉,授粉要仔细观察,发现授粉不佳时要补授一次。

4、防止病虫害

在南瓜花期结果期主要虫病害就是蚜虫和红蜘蛛,蚜虫危害多种蔬菜作物,成虫会吸食叶片汁液而到叶片无法正常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供果实生长发育,而幼虫会啃食果实造成危害,红蜘蛛一样主要是刺吸汁液危害。所以对于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一经发现及时用药防治,对于蚜虫和红蜘蛛可用吡虫啉、杀螨特来防治,使用农药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茼蒿的施肥方法


“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不管是有无生活情趣,花都在那里,花是我们生活的好朋友!凭经验种养花草,有时会遇到不少困难,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以下是花卉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茼蒿的施肥方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1、需肥规律

茼蒿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中氮磷钾的需求比例最高。茼蒿的主要食用部位为嫩茎部,在种植过程中对氮元素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在施肥的时候要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茼蒿的幼苗期对营养的需求不大,不过当长到9片左右的真叶时,需肥量便会逐渐提高。因此我们要根据茼蒿的生长情况调整好水肥管理,保证茼蒿生长有充足的营养,当植株长到19厘米左右的时候便可以采收了。

2、施足基肥

刚刚也说了,茼蒿的生育期是比较短的,根部能力较强,不过分布不深,有着较强的耐肥性。因此在种植前要施足基肥,根据种植面积控制好基肥用量,基肥主要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然后再添加适量的复合肥。将其均匀泼洒在土壤表层,然后再进行整地工作。如果是使用拱棚种植的话,那么在头年秋季的时候便要施入底肥,保证土壤可充分吸收肥料营养,提高土壤肥力。

3、适时追肥

茼蒿的生长周期在40天左右,因此我们追肥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生长周期短,但是在茼蒿整个生育期中应追肥三次左右。第一次在茼蒿幼苗长至9厘米左右,肥料以硫酸铵等为主,提高幼苗的长势,增强抵抗性。然后在幼苗生长出3-5片真叶的时候再次追肥,肥料以速效氮肥为主。最后在幼苗长到11厘米左右,与浇水一起进行追肥,肥料以复合肥为主。因为茼蒿可多次采收,因此我们每采收一次就要追一次肥,其追肥频率应保持在1周左右,避免降低茼蒿品质。

4、注意事项

茼蒿是属于叶菜的一种,由于生长期短的原因,导致很多菜农在施肥的时候会忽略掉肥料的合理施用。我们在施肥的时候不能偏施某一种肥料,特别是氮肥,氮肥过量的话,不仅会降低茼蒿的额品质,还会提高茼蒿的硝酸盐含量,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在施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合理配比营养比例,注意磷钾肥的施用,保证茼蒿正常生长,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

以上就是茼蒿施肥方法的简单介绍了,茼蒿的生长能力非常强,因此在生长中对营养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在种植的时候一定要满足茼蒿对营养的需求,加强施肥工作,保证茼蒿的生长,并且在施肥的时候还要注意浇水,防止茼蒿缺水干枯死亡。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阳台怎么种茼蒿


1.土壤容器选择

其实在阳台上养花或者种菜,对土质的要求基本相同。要求土质疏松、排水保水性能强、有机质丰富。或者直接到菜园中选点土,施点肥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花盆最好选择马槽盆或者直径深度都很大的盆,使茼蒿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2.栽培季节

南方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在秋冬季节需要适当保温。北方若家中是封闭性的阳台亦可四季栽培。播种到采收通常需要30~60天。

3.播种

茼蒿的植株较小,生长期短,非常适合阳台种植。大多采用直播的方式。

种植前,先将种子在30~35℃的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放在15~20℃的环境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喷洒,保证湿度。

种子发芽后,直接播种在盆中即可。

播种时选择晴天,春天播种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夏秋季节播种应适当遮阴。

4.管理

茼蒿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大约6~7天即可出苗。冬春季节播种要控制浇水,待幼苗长出2~3片叶子时,进行疏苗,增加苗间距离。

5.病虫害防治

①病害

常见病害有叶斑病、菌核病、立枯病。防治这些病症,要加强综合防治,适时播种,防止播种过密,幼苗徒长。发病时喷洒药剂百菌清杀菌(尽量不要喷农药,家庭种植的蔬菜,绿色健康最好。)

②虫害

常见虫害有菜螟、蚜虫等,方法与防治病害相同,早发现早清除。

6.适时采收

当茼蒿长到20厘米左右,就可以吃啦!不要连根拔出,在茎的底部2~3厘米处割下,果断时间还能继续生长哦!

如何提高果树贮存营养


果树体内的贮存营养对越冬及下一个生长季节的萌芽、开花、抽梢、展叶、生根、坐果、果实形成等的过程的顺利完成及其数量、质量都有显著影响。因此,提高果树贮藏营养的水平,对果树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为大家介绍提高果树贮存营养的几个措施:

1、早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如腐殖酸类肥料、堆肥、圈肥、复合肥、绿肥及作物秸秆等。基肥以秋施为好,一般早熟品种在果实采收后,中、晚熟品种在采收前,宜早不宜晚。秋施基肥正值根系第2或第3次生长高峰期,此时伤根容易愈合,切断的一些小细根,起到根系修剪的作用,同时可促发新根。若施肥时加入适量的速效肥,则效果更佳。

2、采后浇水。在干旱地区秋冬浇水,有助于肥料的分解,利于根系的吸收,从而促进果树后期的生长发育,提高贮存营养水平。对多数落叶果树来说,在临近采收期之前不宜浇水,以免降低果实品质和引起裂果。

3、根外追肥。又称叶面喷肥。此法简单易行,用量小,发挥作用快,且不易受养分分配中心的影响,可及时满足果树的急需,并可避免某些元素在土壤中被固定。根外施氨肥复合微肥300倍液,可提高叶片光合强度1.5倍。喷后10-15天叶片对肥料元素反应最明显,以后逐渐降低,至第25-30天消失。根外追肥还可提高叶片呼吸作用和酶的活性,因而可改善根系发育,增强吸收能力,促进果树整体的代谢过程。所以,果实采收后根外追肥,对提高树体营养效果更佳,但根外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两者各具特点,互相补充,运用得法,可发挥施肥的最佳效果。

4、保护叶片。采果后,马上喷1次稀释200倍的波尔多液,可延长叶片寿命,提高叶片光合作用,达到增加树体营养积累的目的。

茼蒿花的养殖方法


一、土壤

最好选择用松软透气并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这种土壤不管是排水性还是透气性都很适合它的生长。

二、温度

它喜欢温暖的环境,最宜生长温度为10-25℃。当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的时候,就会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冬天要注意给它保温,防止出现冻伤、枯萎等问题。

三、浇水

它很娇贵,既不耐干旱也不耐水涝。不能浇水太频繁,避免盆中出现积水。在养护过程中只需要保证盆土微微湿润即可。冬季和夏季要减少浇水,因为夏季浇水过多会导致根部闷热出现积水引起烂根问题。

四、光照

茼蒿花喜光,喜欢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阳光越充足它就生长得越旺盛。如果每天光照时间不够,会导致开花稀少颜色暗淡。每天要保证给它6-8小时的光照。夏季要做好遮阴处理,避免阳光直射。

五、施肥

每月施肥一次,施用适量的氮磷钾肥。切勿使用没有腐熟的肥料,会导致它坏根。

六、注意事项

如没有积水问题还发生了烂根的问题,可能是土壤缺硼这种元素。施用一些硼肥就可以改善问题。

“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人类的历史就是伴随花的历史,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如何提高茼蒿产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